作品相關 古代兵器(轉載)[第2頁/共6頁]
中國當代一種軍用的鐵質尖刺的撒佈停滯物。又稱蒺藜。有4根伸出的鐵刺,長數寸,凡著地均有一刺朝上,刺尖如草木植物“蒺藜”,故名。在當代戰役中,將鐵蒺藜撒佈在地,用以遲滯敵軍行動。有的鐵蒺藜中間有孔,可用繩串連,以便敷設和收取。戰國期間已利用鐵蒺藜。秦漢今後,鐵蒺藜成為軍隊中常用的防備東西,除在門路、防備地帶、城池四周佈設外,軍隊駐營時,也有營區四周佈設。宋朝今後鐵蒺藜的種類逐步增加,如佈設在水中的“鐵菱角”,連綴於木板上的“地澀”,攔馬用的“蹄”,在刺上塗敷毒藥的“鬼箭”等。明朝軍隊遍及利用鐵蒺藜。鐵蒺藜製造簡易,敷設便利。除用鐵鍛造外,也能夠用竹、木、陶代替。2000多年來,它一向是戰役中利用的停滯東西。
當代軍隊將士身上穿的防護器具。最後是以藤木和皮革等質料製造,非常粗陋;厥後跟著科學技術的生長,呈現了青銅和鐵製鎧甲,能夠有效地防備青銅和鐵製兵器的進犯。有的鎧甲還巾有金、銀,顯得都麗華麗。當代鎧甲由3部分構成;甲身、甲裙和甲袖。甲身牢固編織,甲裙和甲袖能夠高低伸縮,便於作戰。河北省出土的一種鎧甲,由2589個金屬片編成,總重16.85公斤。當代火器呈現今後,作為防備冷兵器的鎧甲隨之消逝。當代軍隊設備的頭盔和尼龍防彈衣等,則是當代鎧甲的生長。
當代軍隊利用的手持防護器具。形狀有長方形、梯形或圓形。質料為皮革、木料、藤條或金屬等。大盾高約1米,寬約60──80厘米;小盾高約60厘米,寬約40厘米。盾作為一種防護兵器利用汗青悠長,至今還是單兵防護的必備器具。
火銃
中國春秋末期越國君王勾踐利用的一把青銅劍。此劍於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縣的楚墓出土,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劍長55.6厘米,寬5厘米,劍身有玄色斑紋,質料為銅和錫,正麵有“越王鳩淺自乍用劍”(“鳩淺”即“勾踐”,“乍”即“作”)銘文。該劍出土時置於玄色漆木劍鞘內,劍身亮光,無鏽蝕,刃薄鋒利。鍛造工藝達到相稱高的程度。
火球
中國當代一種噴火器具。烈火油即石油。約在西漢末年,中國發明並利用了石油。南北朝今後,石油被用於戰役中的火攻。到北宋初年,火藥用於軍過後,軍隊設備了一種構造更完美的噴火器──“烈火油櫃”。據《武經總要》記錄,它以烈火油為燃料,用熟銅為櫃,下有4腳,上有4個銅管,管上橫置唧筒,與油櫃相通,每次注油1.5公斤擺佈。唧筒前部裝有“火樓”,內盛引火藥。發射時,用燒紅的烙錐撲滅“火樓”中的引火藥,然後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櫃中緊縮氛圍,使烈火洞顛末“火樓”噴出時,遇熱撲滅,成烈焰,用以燒傷仇敵和焚燬戰具,水戰時則可燒浮橋、戰艦。另有一種小型噴火器,用銅葫蘆代替沉重的油櫃,便於照顧、挪動,用於守城戰和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