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小說 - 遊戲競技 - 鐵十字 - 第二百六十八章 印度攻略(13)

第二百六十八章 印度攻略(13)[第1頁/共4頁]

“說嘛,說嘛,不要緊,不要緊。”

第二,美國人要和延安打仗這一條估計攔不住,也不必攔,既然美國也附和我們軍令、政令同一,那美援物質天然要在當局主持下同一發放;

常凱申躊躇一下,點頭承認道:“可托性比較高,石原莞爾下台後日軍確切一向在收縮戰線,至因而不是從這裡撤兵去列印度還在兩說之間――百裡先生就以為日軍兵力充足,列印度難度在於保持補給線而不在於兵力多少。彆的,日方為取信於我們,主動表示可先交收縣城,隻要我們同意,兩週內完成。”

常凱申本身也解釋道:“本來完整能夠坐下來好好籌議,可史迪威欺人太過,上來就是一堆要求,也不管我們實際困難,末端又擠牙膏似地擠出這些東西,逼我當場開口說承諾還是不承諾?這哪是盟友間劃一協商的姿勢,這清楚是抓我簽《二十一條》的氣度啊!”

第一,印度環境和我們分歧,印度是殖民地,對淺顯印度人來講,冇有國仇家恨,日軍來了大不了換個主子,以是我附和當初委員長的主張――建議英國人明白賜與印度獨立職位,激起他們的抗戰決計;

二來真要派兵進入印度也不是件輕易事,第一次入緬的經驗曆曆在目,現在又加上德軍,軍隊畏難情感會更大――當初德械師的戰役力大師都是有目共睹的,現在橫掃歐洲的祖師爺軍隊來了,再說中德一向乾係不錯,當初還幫手打過日軍,哪怕厥後相互宣戰也隻是意味性的行動,軍隊冇動力更冇仇恨去和德國人開仗;

“委座覺得這份電報可托性有多少?”

門生兵當然是興沖沖去,冇幾天很多人就受不了偷偷摸摸溜了――常凱申下過號令,門生兵逃竄不抓、不打、不殺,瞥見也要假裝冇瞥見,冇幾天大部分人都走了――不是溜走的就是被家長罵歸去的或者被校長接歸去的,隻要少之又少的人能對峙住留下來,這批人厥後就被送去黃埔軍校成為端莊八百的軍官。實在想通了毫不奇特,能在南京讀大學的大多數都是中產乃至上流階層後輩,有多少人能捨得放下統統去、吃得起苦去當大頭兵?又有多少家長會附和後代去從戎?

三來,委員長的心機他已看得很明朗,現在對於日軍是三分軍事、七分政治,對於****他籌辦用三分政治、七分軍事了――不然報紙上長篇累牘地抨擊蘇聯入侵的筆墨給誰看?這是指桑罵槐!

陳佈雷躊躇起來了:不戰而得20個縣城,對中國當局抗戰來講也是不小的功勞,但日軍態度又透著古怪――他們現在竟然不提共同****了,還說要向共產黨移交縣城並出售軍器,這是至心要與共產黨合作還是借共產黨之手來施壓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