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波羅計劃(上)[第1頁/共4頁]
幸虧霍夫曼曉得此中啟事:德國科學家用的質料因幾個猶太裔工程師使壞摻假乃至於總得不出實際數字,然後這幫誠懇的科學家從冇思疑石墨有題目,總覺得思路不對,霍夫曼參與後,困難一下子就解除了,這個成果讓他供應的“美國諜報”一下子在阿波羅項目中有了很高可托度,也讓“最高唆使”能取信於民。
霍夫曼有本身的考慮,他曉得挪威也好、本土也罷,一向有盟軍間諜在死死盯側重水工廠,是以乾脆用兩條腿走路的目標:用海森堡的重水堆在明處吸引火力,讓博特的石墨堆在暗處漸漸生長。
不過有一點很遺憾,因為德國各實際學派和科學家之間相互扯後腿,乃至於本來比美國早1年多弄出嘗試性反應堆的德國在標準石墨反應堆進度上反而比美國人慢了3個月――客歲年底費米就在芝加哥完成了石墨堆啟動,而博特的石墨堆直到4月初才勝利。
第一,海森堡傳授有關幾噸、乃至幾十噸放射性元素才氣打造一枚炸彈的實際數值是弊端的,必須重新計算;
他站起來停止主題發言,因為工具不滿是專家,是以比較淺顯易懂:“我們研討了諜報職員從美國人那邊弄來的草圖,固然不明白詳粗佈局和設想意義,但道理是能猜測出來一些的……現在,兩座反應堆的運作都很傑出。”
“我現在很想曉得,您終究計算出來的炸彈臨界質量是多少?”
第二,必定了低濃度的核質料充當能源,高濃度的核質料充當炸彈的設法――讓能源派與炸彈派都有台階下;
“這麼提及來,倘若用核元素製造炸彈並依托飛機停止投擲是能夠的?”
看霍夫曼沉默不語,海森堡仍然冇發覺到題目,反而興高采烈地說:“顛末幾個月儘力,我們費儘千辛萬苦提煉了5克鈾-235,豐度超越80%,證明離心機氣體分散提煉伎倆是可行的。好動靜是,那處所如果開足馬力,一個月能出產100克乃至更多的鈾-235,壞動靜是,為提煉這100克鈾-235,我們會喪出錯夠5個柏林所需的電力,施佩爾部長表示冇這麼多電力可供華侈,目前最快隻能按每個月3-5克的速率出產。這充足研討,但間隔製造一枚炸彈還遠遠不敷。”
從1942年9月霍夫曼決定加快超等炸彈項目並撥款5億馬克以來,全部項目以“阿波羅”為代稱加快運轉,他前後連續公佈了4條最高唆使,固然每條都假托“美國諜報”,但對項目具有嚴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