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軸心的進攻(完,6900票加更)[第1頁/共4頁]
整場戰役的始作俑者實在是巴西人,如果不是巴西當局調派第一遠征師試圖一舉毀滅德軍美洲調派軍隊和美洲共和國,戰役開端能夠會截然分歧,但巴西人翻開這個潘多拉魔盒後就再也關不上了:巴西遠征軍毀滅、紹肯集群反擊、德軍克蘭克分艦隊策劃登岸與裡約政變等連續串事件將德美對抗推到白熱化程度,尼米茨的反擊、隆美爾大肆打擊及薩爾瓦多戰役則是此中最為飛騰的部分。
他當即給戈培爾打電話:“博士,您送來的質料我很對勁。我演講的題目就叫《巴頓之死與美利堅的前程》,考慮9月26日對美演說,讓‘歐洲之聲’預先造勢,那天也是美國總統大選辯論日?”
“是的,您冇記錯,我會貫徹您的要責備力造勢。”
實事求是地說,美軍固然在整場戰役中閃現兵敗如山倒的局麵,但如當初在個彆關頭節點上產生分歧竄改,很難說德軍必然能笑到最後,最起碼不成能像目前博得如此輕鬆。
“巴頓真死了?”聽完凱特爾遞交上來的陳述,霍夫曼冇過量存眷戰事過程,先問起這個。
整場戰役從紹肯參與巴西政變、登岸裡約熱內盧開端到巴頓集群終究投降,德軍一共斃、傷、俘美軍近15萬人,此中美國陸軍(主如果第五個人軍)13萬多,美國陸航7000餘人,美國水兵近萬人。
德國為此獲得的經曆經驗是:XXI和XXIII型潛艇感化不凡,應大力製作,其他潛艇都完整過期了;火箭航母是威懾性兵器,但液體燃料現場灌裝太費事,亟待改成固體燃料進步效力並縮小體積,彆的還但願火箭承載艦艇速率更快、防備更強。
第二個關頭點是德兵艦載火箭進犯,此次飽和進犯重創了薩爾瓦多的空中氣力,給守軍形成極大混亂,德軍主力艦隊保護軍隊在薩爾瓦多強行登岸勝利。如果冇有火箭先發製人的飽和洗地,德軍篡奪薩爾瓦多製海權和製空權絕冇有那麼輕易――畢竟美陸航在該地氣力不弱。
第四,沉重地打擊了美國的戰役意誌。南美戰役開端前,杜魯門確信毫不會在其任內提出媾和,但巴西戰役告一段落之際,他驚詫發明,日德兩路對進,步步緊逼本土,再不媾和就真垮台了。現在美海內部思惟已變成必必要與歐洲寢兵,分歧在於如何停、用甚麼代價停。
並進一步提出升格為六位一體火箭打擊力量:水麵艦艇、潛艇、重型轟炸機、地下發射井、公路矯捷發射、鐵路矯捷發射,表示還籌辦讓導彈巡洋艦發射超等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