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西洋絞殺戰(56)[第1頁/共4頁]
這句冇頭冇腦放在任何環境下都看不出甚麼來,但在這個特定環境下,其企圖昭然若揭――難怪金大將不但偷偷摸摸用私家發電報,還來了個“閱後即焚”。
碰到陸水兵協同題目,坎寧安也不敢表態,隻好含含混糊地問:“普通碰到這類環境會如何措置?需不需求我們……”
“明天夜裡以安然航速穩妥進步,節儉燃料,明天淩晨視野規複後,以24節以上速率行動,不管是否被敵軍發明都這麼走……”
“今天下午3點鐘,敵軍兩支艦隊約莫相距2300千米,從這個間隔來看,敵兵艦隊在36個小時內冇法闡揚協同效應,乃至能夠說敵軍在60個小時內都冇法協同……”
“那就進犯薩爾島上的美軍陸軍。哦……不對……”馬沙爾有些躊躇起來,他猜到小澤的顧慮是甚麼:即便艦隊可安閒進犯薩爾島,也冇法構成賽過性上風,因為守軍目前隻要四分之一的地盤且力量偏弱,即便有空中力量壓陣,也不能重新占有上風,頂多是讓美軍傷亡增加並讓其感受更加難受罷了。
參謀們當即按照馬沙爾的要求在沙盤上摹擬起來,成果相稱詭異:前麵的坎寧安軍隊或答應以縮小與德兵艦隊間的間隔,但不能安閒放飛艦載機進犯,東南邊的德兵艦隊除非果斷北上,不然在日落之前,兩邊的打擊圈仍然冇法重合,中間有200-300千米的空缺地區――可普通窺伺卻進犯不到。
這課題有些刻薄,既要在指定的時候裡完成,又要製止被身後的坎寧安艦隊趕上追殺,還要能包管先打到英格索爾艦隊,可挑選的空間不大,但馬沙爾沉吟半晌後當即用本能畫出了一條線路,一條集德國水兵專業破交30年經曆之大成的線路――不是向西,也不是向標準東南邊的佛得角,而是向東偏東南的方向進步……
該推斷是合情公道的,如果美軍兩支編隊以32節的分解速率對向進步,約莫36小時能實現相互保護,但目前英格索爾艦隊的首要作戰工具是薩爾島德軍,一旦艦隊拜彆,則島上的美軍空中軍隊會晤臨德軍反擊,是以哪怕英格索爾情願和坎寧安彙合,間隔最多也就是護航航母艦載機500-600千米的範圍。馬沙爾等人都是近年破交的熟行,常常在敵軍合圍的步地裡鑽進鑽出,當然明白不能聽任敵軍兩支編隊彙合的事理:一旦彙合,盟軍將有5艘航母和10餘艘護航航母組合在一起的超等軍隊,哪怕德軍也實現合流,也不是能簡樸啃得動的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