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大西洋絞殺戰(58)[第1頁/共3頁]
“他們讓我們通報軍隊目火線位並唆使進犯目標,以免誤傷。”
到下午2點鐘,塗有鐵十字標記的機群終究再次開端突擊薩爾島……
Ps:稍晚另有一更,感激支撐。
很快德軍兵士就發明被炸暈了的美軍昏頭昏腦向核心陣地向來,然後毫不躊躇地用MG42將他們十足打倒,即便如此,另有很多美軍兵士慌不擇路的往他們以為安然的地帶轉移――實際上是一條死路。
佛得角時候,1943年12月8日上午10時許,各方艦隊派出的窺伺機都未有任何發明,坎寧安和英格索爾的艦隊窺伺視野是600千米,而德國艦隊得益於Ar-352和Ar-372的優良機能,窺伺視野達到將近900千米,範圍比美軍大很多。實際上如果小澤情願,將視野擴大到900千米以上也是可行的,但這並冇有太大的實際意義――這根基上超出了通例艦載機作戰航程。
“長官,援兵來了!來了!”電信參謀鎮靜地奉告薩爾島守軍批示官林克,“是水兵和空軍的飛機,一會他們就要到達本島……”
固然德國已打贏了非洲戰役,順手建立了德屬西非領地,但相對於北非和德屬東非,德屬西非氣力相稱不敷,各項前提也差,統共不到一個師的軍隊,遠不如法國方麵運營多年的達喀爾。固然法德之間有過和談,德軍可利用法國有關軍事基地,北非的法國殖民地大抵都遵守了這一戰略,德軍至今尚在卡薩布蘭卡和阿爾及爾駐有兵力。可即便如此,卡薩布蘭卡和阿爾及爾間隔達喀爾也過分悠遠,德軍底子鞭長莫及。
在霍夫曼法德和解與經濟合作目標的鞭策下,法國與軸心乾係越來越密切,並低調對英宣戰,但貝噹噹局始終不肯意對美宣戰,再加上達喀爾守軍對巴黎的獨立性,要想他們投入對美作戰底子就是癡心妄圖。而美國方麵一向對法軍采納棍騙態度:奉告法國人本身不會動達喀爾,也但願他們不要為德軍供應便利,不然將來達喀爾職位不決,這就更加劇了法國方麵的張望態度,采取S艇補給已算是格外的例外。
不過這類中立的含混態度很快就保持不住,因為法國守軍截獲了前來顛覆和充當內應的自在法國代表,這讓法國當局感到心焦:美國人本身表態不動達喀爾並不即是英國人或自在法國不能動達喀爾,實際上在法屬圭亞那一件事上便能夠看出:德軍進入法屬圭亞那美滿是“禮節性”地拜訪,而美軍節製法屬圭亞那後則完整將本地權力機構換成了自在法國的職員,這不得不讓貝當和達爾朗保持警戒,製止美國人再來一次“戰役-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