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西洋絞殺戰(41)[第1頁/共4頁]
“或者讓坎寧安大將的艦隊去進犯這支船隊?”
“我近似的炸彈甚麼時候能投入實戰?”
VB-6一樣是1000磅級製導炸彈,外號菲尼克斯(Felix),采取了一套八角形節製麵和熱感到導引頭,籌辦對於強紅外輻射目標――但這玩意還躺在嘗試室裡,一次實際實驗都冇有。把有關專家叫來一問後,環境遠比阿諾德先容的還出色,不但有VB-6,另有VB-7\8\9\10各種研製型號,包含電視信號製導、電視\無線電雙形式製導、紅外主動搜尋等多種生長方向,乃至美國水兵也有一種近似的紅外製導炸彈ASM-N-4鴿子在停止研製,觸及的單位還包含道格拉斯公司、麻省理工學院和美國國防研討委員會。
金大將咬牙道:“本來一共有17艘護航航母,喪失4艘另有13艘,我以為航空兵力是充足的,當務之急是陸軍3師要不怕捐軀英勇打擊、爭奪早日拿下薩爾島,2個師兵力加上賽過性的海空力量如果再拿不下戔戔5、6千德國軍隊,傳出去會被人笑掉大牙的。”
“第一是儘能夠分分開,第二是一旦得知仇敵打擊,能夠彆的營建一個熱輻射較著的目標――比如挑一艘救生艇上安插燃料,一旦敵機來襲就將其引燃;或者在海麵上發射燃燒彈,隻要其輻射強度超越本艦,炸彈便會被更強的輻射吸引走。”
有人詰責為甚麼這些關頭軍用科技都掉隊仇敵一拍,噴氣式如此、夜視儀如此、工緻炸彈還是如此,科學家們也情感非常衝動:“戰前你們年年砍國防軍費,以為都不是當務之急,預算均衡纔是首要任務,現在兵戈了指責我們速率慢,你們如何不問問德國報酬兵戈籌辦了多久?”扯來扯去又延長到體製題目,誰也說不出啥來……
世人爭辯後最後得出的優先挨次是:明天首要打擊目標仍然是德軍航母編隊,其次是炮擊軍隊,再次是德國登岸軍隊,最後纔是被俘走的貨輪步隊。
“現在能投入打擊的飛機未幾,擊沉這麼大的船隊起碼要破鈔500架次以上的轟炸機,這就意味著這2天冇法進犯德兵艦隊了……”
獲得了這個彆例以後,世人神采都雅了很多,但下一步作戰該如何辦又成了大題目,從加拿大本土解纜的窺伺機發明那些被俘後滯留在港口核心的貨輪全數在向東南邊向開進,淩晨時候他們間隔已超越了港口250千米,並且還在以15節以上的速率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