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意大利人的戰鬥力[第1頁/共3頁]
將來的歐洲大陸,將是德國把持的局麵,秦天可不但願和其他的國度,分享歐洲的霸主職位,即便是本身的盟友,也絕對不可。
“當然了,父皇。如果意大利人能夠實施盟約,對協約國作戰,對於我們來講,多多極少還是有一些好處的。比如,意大利水兵和奧匈帝國水兵結合起來,足以壓抑主力已經被抽調返國的英國地中海艦隊。那樣的話,我們便能夠堵截英國人在地中海上的航路了。同時,還能夠將昔蘭尼加的石油運回德國。”秦天說道。
“意大利人現在還是冇有明白表態,他們明顯是想要獲得更大的好處。”威廉二世說道。
戰役發作以後,德國儲備的原油,正在快速的耗損當中,急需獲得彌補。
威廉二世和馮?法爾肯海因,都不由得點了點頭。的確,之前意大利王國的表示,實在是和他們列強之一的職位,不太符合。
戰役發作一個多月了,但意大利人一點參戰的意義都冇有,還在保持中立。實際上,秦天非常的清楚,意大利人這是在待價而沽,想要在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擺佈逢源,以求能夠獲得最大的好處。
“參謀長中間,冇有需求過分於擔憂意大利人。他們就算叛變了盟約,插手到協約國,也冇有甚麼大不了的。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王國的邊疆,多為山區。奧匈帝國隻需求少量的軍隊,就能夠守住防地了。需求的時候,我們能夠調派兩三個步兵師進入奧匈帝國,幫手他們作戰。我包管,意大利人想衝要破我們的防地,那絕對是不成能的。”秦天一臉的自傲。
一提及意大利王國,威廉二世的神采就更加的丟臉了。在戰役發作之前,秦天就提示過威廉二世和德海內閣,要謹慎意大利人。固然,當時威廉二世和德海內閣都表示會存眷意大利人的。但實際上,他們並冇有過分於擔憂。德國和意大利王國,畢竟已經締盟很多年了。
“陛下,如果意大利插手到協約國作戰的話,奧匈帝國就不得不疇火線抽調兵力,防備意大利人。要不然的話,意大利人一旦從南部攻入了奧匈帝國的話,會給奧匈帝國帶來極大的喪失的。”馮?法爾肯海因說道。
但是,大師冇有想到的是,戰役發作以後,意大利人竟然真的敢按兵不動,拒不實施條約的任務。意大利人如許的挑選,無疑讓威廉二世和德海內閣都非常的惱火。隻不過,迫於情勢的嚴峻,他們也不敢過於的逼迫意大利人,擔憂將意大利人逼的插手到協約國的陣營內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