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4 撤職?先過我這關![第2頁/共4頁]
“吏部尚書?現任的吏部尚書是誰?如何他也在這裡嗎?”
哪有蕭文明這麼說話的?
不料他說話倒是底氣實足,乃至帶著幾分挑釁的味道:“蕭爵爺,就算是你,也不能如此不講事理!這常州知府之位,下官也並不眷戀,隻不過這是朝廷的名譽,百姓的重責,下官就是不想承擔也不可啊!”
確切也在這裡,但並不能說就是偶合。
因為如果這是一個謊話的話,那麼拆穿起來就非常輕易,隻要蕭文明隨便探聽一句便能夠了。
蕭文明又招來張大戶:“你還當你的常州知府,你的官位是我任命的,誰要撤你的職,先過我這關!”
此人便是原江南道總管桑淳元!
恰好是這句話——這一句千真萬確的實話——又被桑淳元抓住了把柄。
蕭文明實在把溫伯明的前程還說小了……
固然在康親王入侵江南的時候,桑淳元並冇有抗爭到底,或者以死就義,但是到頭來也冇有服從於康親王,而是想體例在金陵城淪陷前一刻,便坐船從船埠去了長江以北報信,算是儘到臣子的任務了。
如許的人說話,蘇誌玄如何著都應當震一下的。
顛末端康親王這一場並不勝利的兵變,本來就名譽極響的蕭家軍,更是在江南一帶完整打出了名號。
隻見蘇誌玄昂著腦袋,安然對蕭文明說道:“爵爺現在是甚麼時節?常州知府如此首要的職務,如果冇有上峰明白的號令,下官這微末的官職,又如何敢僭越呢?下官是奉了吏部的鈞令。此事千真萬確,爵爺如果不信,天然能夠向吏部覈實。”
“爵爺這話就錯了,帶兵兵戈和征調兵員,並不是一回事兒。前者的職責歸火線的將領,後者則由兵部同一提調,不成混為一談,更不能是以乾預處所的政務。”
蕭文明連珠炮似的話又往下說道:“你剛纔說得好。現在我是領軍的主將,征兵又是為了兵戈所用的,張大戶是對是錯,由我來判定,輪不到你來指手畫腳!”
按理說,朝廷南渡,對於桑淳元這類有功無過的官員必定是要官複原職的,但是當今這位皇上設法很多。
既然擺瞭然要發飆,那朝廷必定也得有一些預備的辦法,就是派來現任的吏部尚書,來堵蕭文明的嘴。
桑淳元的神采也欠都雅了:“下官才疏學淺,不過勉強充當罷了,但是這是聖上的旨意,本官也不敢屍位素餐。就彷彿爵爺方纔所說的知府蘇大人一樣。他上任常州,也是本官按照聖上的旨意親身簽發的鈞令。有何不當之處,還請爵爺劈麵同下官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