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大明中興,嘉靖盛世[第1頁/共5頁]
彆的,各種紫檀、金絲楠木等寶貴木料,各種香料,以及海岸邊的珍珠,的確各處都是。
在嘉靖天子被銀子閃花了眼的時候,朝堂各部官員也被銀子閃花了眼。
貨幣?西班牙銀幣麼?
老子啥也冇乾,就已經國無邊陲之患,民無饑荒之憂,四海昇平,萬邦來朝。
太祖爺,成祖爺,說句你們不愛聽的,我嘉靖……比你們短長呢!
好吧,橡膠輪胎還為時過早。
柔佛港,也就是後代的新加坡。這裡是全部馬六甲海峽的咽喉關鍵。
“越國公上繳財物,計:白銀一百二十車,黃金十三車,紫銅三百五十車,精鐵六百三十車,明珠三車,寶石四車,美玉十六車,象牙五車,犀角兩車,珊瑚四車,硨磲五車,香料五十八車,另有南邊嘉木……堆滿了內庫木場。”
有了充氣輪胎,對陸地運輸的意義,的確不成估計。
隻不過……被倭寇洗劫一空以後,這裡應當剩不下甚麼東西了。
六千萬噸的紫銅,四萬噸白銀,六千噸黃金,有這些東西在手,老子底子不消向國庫要錢了!
躺著就能大明覆興,躺著就能嘉靖亂世,你們誰有這個本領?
總督府門外的綠化帶裡,栽種著一排很特彆的樹木。
老百姓們,也對各處黃金的南洋興趣滿滿,紛繁自帶乾糧搭乘海船,前去南洋各地尋覓發財的機遇。
贏利了!賺大錢了!南洋真的各處是黃金。就算代價最高的礦藏都被天子占了,但是……南洋那處所,種點甘蔗榨糖都是無數銀子。
……
方纔走進總督府,又有一個兵士前來彙報。
國庫和內庫……都被越國公給塞滿了?
南倭北虜早就不存在了,高產農作物也讓大明各地糧食滿倉。
澳洲冇甚麼好說的。
在南洋開采礦場,鍊鐵、鍊銅、鍊金、煉銀,都是大有可為的。
三百多艘運輸艦,卸下一車車財寶。連綴不斷的車隊,持續運了三天,才把這些數量大得嚇人的財產送進都城。
這類聚寶盆普通的處所,如何能讓越國公一小我占了?大師都有份!
陸離笑著搖了點頭,也冇有在乎。搶東西是主要的,占地盤纔是關頭。
嘉靖天子一聲臥槽!
橡膠的代價,的確無可估計。
遍及利用的貨幣,仍然是銀子和銅錢。
朝廷派出的官員也紛繁到達,正式領受了南洋諸島的統領權。
更何況,耕戶也不是傻的。剝削狠了,特麼跑南洋下海去了。
“國無邊疆之患,民無饑荒之憂。糧食滿倉,國庫充盈。四海昇平,萬邦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