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國我當家

第一五六章 聯吳抗曹[第2頁/共5頁]

這天,劉墉想著出來已稀有月,劉墉不由思鄉心切,恨不能腋下生出雙翼,早日飛回富義家中。孫權知貳心中所想,便冇決計挽留,饋送了很多奇珍奇寶,又讓魯肅撥一隊兵丁,隻待劉墉的路程必然便護送他們過江。

張昭也道:“主公。子敬所言確有事理。張昭也覺得劉墉雖為我江東大患,卻不成殺也。‘兩邦交兵,不斬來使’,即便敵我交兵亦需遵守,何況劉墉此行隻為合力抗曹,心胸善念。如殺之,恐天下不滿,主公德行有虧。”

孫權點點頭,感慨道:“孤有公瑾,再無憂也。”又道:“此事奧妙,隻你我二人曉得,勿要謹慎細心,不成泄漏。”

孫權微一怔,點了點頭道:“公瑾先說上策吧。”

“是,主公。”周瑜躬身答道,“主公可將劉墉暫扣在柴桑,待我軍取下江夏再放其歸去。有劉墉為質,不信雒原不肯就範。”

孫權微微一笑,又問道:“公瑾,若曹操提兵來襲,兵力十倍於我,以江東之力能單獨相抗否?”

周瑜偷偷歎了口氣,暗道可惜,拱手又道:“中策便是‘假途滅虢’之計。主公可先與劉墉締盟通好。我部隨即借道雒原,撻伐黃祖。回師時,我則依盟誓向劉墉索要賦稅、輜重,劉墉必出城****。屆時我部可乘其不備,順勢斬殺劉墉,剿襲富義!”

周瑜大喜過望,臉上神采飛揚,笑道:“主公,若能獲得雒原,對抗曹操便會多幾分勝算。”

兩人相視一眼,皆笑容滿麵,甚是對勁。少頃,孫權又問道:“聽聞劉墉來此另有一事,要將妻妹許與公瑾,卻被公瑾死力辭絕,此是為何?”

次日,經兩邊友愛協商,達成分歧,交友盟好,共抗曹操。應劉墉的要求,此事奧妙停止,因此簽約典禮極其簡樸。張昭主持,周瑜、魯肅見證,劉墉、孫權皆身著盛裝,舉頭鵠立,兩邊殺牲歃血,肯定了“計謀合作火伴乾係”,言道兩家永締盟好,相互為援,自此休慼相乾,榮辱與共,不離不棄。周瑜見劉墉一臉意氣風發的神情,不由悄悄嘲笑。

山越是古越族後嗣,實際是居於山地的南邊土著,亦稱“山民”,漫衍於丹陽、會稽、豫章、鄱陽等郡山林當中,以蒔植和打獵為生,也開采銅鐵,自鑄兵甲,作戰英勇,不受本地官府統管,呈半獨立的狀況。在漢末,特彆是三國期間,山越常以山險為依托,頻頻攻擊吳國的城鎮,嚴峻威脅本地的經濟和社會穩定,成為孫吳政權的親信大患。能夠說,山越的存在便如吳國身上的疥癬,雖是小疾,但一日不除,孫權便寢食難安,遑論爭霸天下了。是以,吳國名將陸遜批評山越說得極有事理:“方今豪傑棋跱,豺狼規望,克敵寧亂。……山寇舊惡,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難以圖遠……”

推薦小說:

剛出孃胎,定親轉世女帝 |  武逆九千界 |  墨客劍殤 |  我有三個龍傲天竹馬 |  淺曈女帝 |  娶個灩星當老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