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有老師的孩子有文物修(更新完畢)[第1頁/共3頁]
第二天早上,向南剛和安德裡亞斯一起吃過早餐,弗雷德就開著車停在了城堡門前。
弗雷德一向待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盯著向南,看到他眉頭都皺起來了,也忍不住嚴峻了起來,他小聲地問道:“向先生,這……這幅緙絲畫不會有甚麼題目吧?”
這件緙絲作品,是以本質絲為地,用多彩色絲緙織一名仙翁持桃獻壽的圖案。
一進門,弗雷德就滿臉笑容地對向南說道:“向先生,早上好啊,我已經把兩件古玩都帶過來了。”
而這件緙絲《蟠桃獻壽圖》的維密為43根/厘米,毫無疑問,天然是要更靠近於元朝緙絲的特性一些。
這幅《蟠桃獻壽圖》,構圖簡練,配色彩和,層次清楚,緙工邃密,是一件可貴的緙絲藝術佳構。
“那好吧,也隻能如此了。”
這件緙絲《蟠桃獻壽圖》在技法種類上與宋朝緙絲不同不大,但在技法的詳細應用、絲理邃密等方麵與宋朝緙絲相較,還是有很大分歧的。
那就是合色線的應用。
將小古玩盒重新蓋上放到一邊,向南又翻開那隻長方形的古玩盒,從內裡取出了一件卷軸,在茶幾上攤開。
向南笑了笑,持續轉頭和漢斯先生聊起了天。
這就是弗雷德之前說的那件宋朝緙絲《蟠桃獻壽圖》了。
向南看了一會兒,這件北宋汝窯天青釉洗已經裂成了七八塊碎片,修複起來難度倒也不是很大,最首要的啟事還是它本身冇有殘破,要不然的話,配補起來就要費事多了。
這塊陶瓷殘片上,釉色細光光滑,好像凝脂,閃現出天青光彩,釉色大要上的冰裂紋瑩亮清澈,就如同天然寶石結晶普通,閃動沉誘人的光芒。
從這一點上便能夠看出,宋朝緙絲的經緯線密度更加緻密邃密一點,元朝緙絲相較於宋朝,則要更集約一些。
畫幅上天空中紅日高照,祥雲環繞,一隻仙鶴騰空翱翔。下方的蟠桃樹枝乾遒勁,果實累累,樹下一名容光抖擻、神采奕奕的仙翁身著藍色長袍,手捧方纔摘下的一枚巨大蟠桃,欣然回顧,健步而行。空中上、壽石旁,靈芝、水仙和翠竹朝氣盎然。
彆的,在絲線的應用上,整幅作品采取了藏青、淺藍、粉紅、月白、淡黃、瓦灰、駝色和茶青等色絲緙織而成。
“弗雷德先生,不消這麼焦急。”
“太好了。”
看他的模樣,彷彿還想著讓盧卡斯開車送他回家一趟去取那件北宋汝窯天青釉洗呢,這也太焦急了吧?
普通來講,宋朝緯密多為50-70根/厘米,部分也有100根以上者。而元朝緙絲緯密遍及為40-70根/厘米,比如南宋沈子蕃緙絲《青碧山川圖》緯密為64-66根/厘米,元朝緙絲《八仙拱壽圖》緯密為50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