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2頁/共3頁]
十三日夜,李洪義接到了密詔,他不像弟弟李業那麼打動,也不像李業那樣想當然,更不是李業那種一向順風順水冇遇過波折,冇見過世麵的公子哥。這郭威的聲望這麼高,再加上郭氏父子一個在北一個在西,兩小我都是手握重兵,兩路夾攻,汴京十有**是要失利的。他思前想後,就把這密詔給王殷看了。
李業笨就笨在這裡。郭威、郭榮手握重兵,一個是樞密使都督河北諸路兵馬,一個是西南行營總管,隨便跺一腳,關中都要抖三抖,這兩小我活的七旺八旺呢,他就敢把兩小我的家人給殺了個一乾二淨。這不是把兩小我往造反的門路上逼嗎?就算是圖窮匕見,也不能是這麼一個見法。並且,李業一夥兒冇有一點政變的經曆,做事也忒不謹慎了。搏鬥像楊邠如許的重臣,竟然也不搞個戒嚴甚麼的,這邊開刀問斬,那邊郭威留在汴京的細作,便快馬向郭威報信去了。
郭家滅門慘案對當時的海內情勢和將來國度展影響是極大的。第一,它根絕了郭威讓步的能夠性,一家人都被李業給送到陰曹地府了,今後朝廷就算是要媾和,或者是招降,郭威都不肯乾了。可相對於前麵的第二條來講,第一條就有點輕描淡寫了。後周太祖郭威身後,為甚麼不傳給兒子,而要傳給侄子郭榮(即柴榮,當了郭威的義子)呢?啟事就在這裡,郭威不是冇有兒子,他的兒子都在汴都城,被李業給哢嚓了,大大小小的好幾個兒子是一個不剩。冇體例,這擔當人他隻能從外甥李重進、侄子柴榮和半子張永德之間挑選。李業的大搏鬥為柴榮厥後的順利即位締造了便當前提。第三,趙匡胤厥後篡權的時候,柴榮的兒子才七歲,被趙匡胤占了便宜,如果柴榮有個十七八歲年紀的兒子,趙匡胤想篡權說不定就難一些了。究竟上,柴榮當時也是豐年長的兒子的,他們一樣在此次汴京慘案中,死在了李業的屠刀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