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風雷動,驍騎出征】[第1頁/共4頁]
周瑜微微點頭,擺手錶示他們三人臨時留在堂中,不必急於分開。
這些新晉的士族之家,不但上升勢頭微弱,並且都有著極其深厚的秘聞,其名譽和影響力涓滴不遜於韋氏父子。由此一來,韋氏父子曾經具有的顯赫光環隨之黯然失容,固然門庭還是顯赫、家道殷富,卻垂垂被擠出核心決策層,平時想見李利一麵都難,底子和李利說不上話。
不過韋端的兩個兒子卻在李利治下退隱,其宗子便是韋康,暮年曾是涼州彆駕處置,而後外放安寧郡郡丞、太守,現在出任金城太守,兼領涼州長史;次子韋誕,曾為武威郡郡丞,因其政績斐然,於客歲升任張掖郡守,官秩與其兄韋康相若,被譽為“韋氏雙傑”。
“諾!”趙雲、馬超和黃忠三人齊聲應道。
果不其然,周瑜接下來的話便考證了韋康的猜想:“楊阜聽令,經主公應允,由本將代為傳達軍令,任命你為大將軍府主簿處置,兼領隨軍參軍之職,暫歸子龍將軍帳下聽候調遣。”
韋康聞言神情非常奮發,躬身正襟,揖手朝著西南邊向躬身遙拜,一揖到底,以示對主公李利的崇拜。而後,他拱手對周瑜恭聲道:“鄙人代家父和兄長拜謝都督提攜之恩。此番都督領軍出征,但有調派。鄙人必然肝腦塗地,在所不辭!”投之以桃報之以李,韋康慎重表態。表示情願傾儘儘力攘助周瑜領兵出戰益州。此舉雖有逢迎阿諛之嫌,卻應時應景,涓滴不顯高聳,使得堂下眾文武都能瞭解。是以韋康所言亦在道理當中。並不過分。
周瑜微微點頭,道:“義山不必如此拘禮。本將方纔已經說過,此乃主公軍令,本將隻是代為傳達罷了。是以你要感激的人不是我周瑜,而是主公。”(楊阜,字義山,天水冀縣人。)
當西涼全境安定以後,韋端再行非常之舉。自請辭去涼州刺史之位,並建議李利自領涼州牧。藉此穩固西涼局勢。為此,李利並未推讓,遂保舉韋端入朝任少府,孰料卻被韋端婉拒,而後辭去統統職務,賦閒至今。
看到這一幕的韋康,完整能夠瞭解楊阜現在的表情,曉得貳內心必然是欣喜過望,乃至舉止失措,彷彿不敢信賴這統統都真的。是以韋康不但不介懷楊阜當眾失態,反倒至心腸替他感到歡暢,此番他可謂是夙願得償,終究盼到了發揮才調的舞台。
李暹話音未落,堂下眾將便齊聲應道:“請都督命令,末將等聽候調遣!”
隨即,韋康收回目光,起家出列對周瑜躬身見禮,滿口承諾道:“不敢請耳,固所願也。統統全憑都督調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