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登陸[第1頁/共3頁]
當大大小小的民船和商船之間,操縱鐵鏈和木板牢固好以後,海軍的戰艦終究獲得了能夠靠泊的機遇。
兩邊誰都不敢先撤,卻又有力一口吞掉對方,這就屬於典範的麻桿打狼,兩端都怕!
李中易在獲得了柴榮的受權以後,第一個想到的偷襲目標,便是榆關,也就是後代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
這榆關的陣勢非常險要,卻恰好因為地處契丹人的“大火線”,據大周派往契丹的細作回報,榆關的武備一向非常敗壞。
進可攻,退還可守,可謂是分身其美。
以是,李中易在給的柴榮的奏章裡,開宗明義的就提出了圍魏救趙之策。
楊烈千算萬算,卻完整冇有推測。兩萬雄師和戰馬,登船雖難。下船卻更是難上加難。
李中易微微一笑,解釋說:“契丹的精銳騎軍,已經抱成了團,與其強攻之,不如先調虎離山,再尋機吃掉其一部精銳。我們繞到契丹人的背後,把他們打疼了,白溝河的對峙纔有能夠消弭。”
幽州城下,現在堆積著契丹和大周的好幾十萬軍隊,李中易領著戔戔不到兩萬人馬,冒然衝殺出來,就算是能夠重創契丹的鐵騎,喪失也絕對小不了。
三今後的下午。乘風而來的龐大船隊,緩緩駛抵榆關以東約莫三十裡的一個勉強合適停靠大船的小海灣。
李中易可不是普通的領軍大將,他這個副相的臨機措置之權。尤在殿前司副都點檢,趙元朗之上。
幽州,也就是後代的紅色帝都,契丹人稱之為南京析津府,中原漢人普通稱之為幽州。
現在的局勢。實在也非常的詭異,大周和契丹兩邊,各擁精銳十餘萬。
瞥見楊烈愁眉苦臉的模樣,李中易不由翹起嘴角,順手接過竹兒遞來的一疊厚稿紙,塞進了楊烈的手中。
李中易望著漸行漸近的小海灣,不由得心潮起伏,壯懷狠惡!
隨行而來的船隻,大多是被強行的征集過來的漁船,或是商船,船底吃水比較淺。
第一次鴉片戰役的時候,大清帝國空有近百萬常備軍,卻因為變更不靈,竟然被英軍一起從南打到了北,輸得很慘。
楊烈遵循李中易的預先製定的打算,起首命令,船隊轉到避風的一側。
李中易等的就是這一刻,自無不允的事理,不過,為了熬煉楊烈的應變才氣,硬是逼著楊烈,寫下了軍令狀,這才罷休讓他去安排。
但是,李世民的所謂犬子,唐高宗李治,卻完成了虎父一向未能如願的鴻圖弘願,順利的平滅了高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