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華夏夢之滿囤賣糧[第1頁/共4頁]
第二天滿囤就找村長籌議這事,賣糧食比滿囤設想的輕易,隻要給鎮上糧食公司的人聯絡一下,人家就會主動開著卡車、帶著鈔票到王橋村來。並且此次不止滿囤一小我想賣糧食,村莊裡大部分住戶都有這個設法。
除了兩畝麥田,滿囤在丘陵地帶等另有統共五畝的旱地,這些處所能夠蒔植一些耐寒作物,麥收以後種上更高產的玉米,總之本年不消擔憂餓肚子,糧倉裡還會囤積很多。本身一小我吃不了,再加上自家兩端肥豬、十五支雞、一頭牛、一隻狗也吃不完。
有糧食還不敷,手裡還得有些餘錢,本身已經十八歲了,到了娶妻的春秋。隔壁王嬸說給本身尋摸一個女子,到時候彩禮、擺宴都得費錢。糧倉裡已經囤積了三千多斤玉米、三百多斤小麥,要不本年就把它們賣出去,不但賺到了錢,還清空了糧倉,為今後的收成讓處所。
最首要的是村莊的地步由旱地變成了水澆地,前年開端,當局就構造了大範圍的興建水利工程,滿囤也去插手。每人每天兩斤大米,如許的酬謝就連六十多歲的白叟和婦女都被吸引疇昔,充沛的資金、水泥、勞動力,再加上飽滿的熱忱,使水利工程在一年半內完成。
1909年的六月,驕陽似火,洛陽東郊十千米擺佈的王橋村,能找到的空位上都被晾曬中的小麥占據,就連顛末王橋的縣級公路上都鋪滿了糧食。交通部分結合村委會多次整治,但見效甚微,每到麥收時節都會呈現這類環境,村民們的來由也很充分,天大地大糧食最大,不晾曬麥粒,等著發黴嗎?一年到頭就這幾天最關頭!
“說啥呢,你不是也幫嬸子家收麥子嗎?現在日子超出越好,家裡不缺那點白麪,可不比之前嘍,一個村莊能餓死一半!”說著王嬸又哭起來,娘們就這一點不好,痛苦的回想很輕易勾起淚腺的分泌。
從鹽堿地回到化肥,王橋村起首在自家地盤上實驗化肥的就是滿囤,他以為當局決定的事情冇有錯的,他能過上好日子,還不是當局開恩?每次出門回家,滿囤都要在房間正中心的香案上上香,給大總統的畫像恭恭敬敬的鞠躬。
滿囤隻曉得糧食售賣以後,本技藝裡竟然有一千五百多華元!錢多了心機就活泛了,留下一部分用作結婚基金、農田基金、平時花消,另有四百華元可供安排。
隻是在北方大部分地區,地盤鼎新的進度很慢,讓呂梁感到煩躁的慢。不過在河南地區,這一國策停止的倒是很順利,這個傳統的農業大省,在******後鄉村的地盤格式產生龐大竄改,不但無主之地浩繁,鄉村勞動力還因為饑荒變得希少,這讓農業集合化和機器化成為能夠。很多地區,大地主或農業公司正在采取大量的農業機器停止耕作,服從斐然。短短兩年時候,河南從糧食入口地變成了糧食出口地,成為北方第一個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