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越強越可怕[第1頁/共4頁]
“善惡到頭終有報,隻盼來早與來遲。”
……
司馬康心中也點頭。
“到時真不知這個天下會被他給折騰成甚麼模樣。”
《古今賢文》中的句子,司馬光亮白一句兩句很輕易編,但是一兩百句,難度增加就是多少倍,更遑論洋洋數千句!
“王安石?”司馬康沉默。
“口語文如此,這《古今賢文》,更是……你看看明顯是說理,但是說很多好?”司馬光低聲感慨,“秦仙傲若真用心寫好文。冇有他寫不好的。”
“秦仙傲的口語文。他用心寫,天下能寫得比他好的隻能看先人。”司馬康苦笑道。
“這秦仙傲,他若不搞口語文,入我儒家之道,老夫也得拱手讓賢,宣佈隱退,能夠笑傲江湖了。”文彥博長長感慨,“可惜,他終歸是王安石一個門路的。”
是以大儒們編寫的《三字經》也罷,《千字文》也罷,各種發矇課本,典範冊本也罷,終歸是為士子階層籌辦的,離老百姓太遠了。
“第一本是《三字經》,這第二本是《古今賢文》,那第三本?”
“一個王安石已經讓天下……秦仙傲現在更是將天下給……,但是秦仙傲和王安石比,另有一個最大的上風,就是秦仙傲還年青,我們畢竟要歸隱的,就算我們能壓得住他一時,我們歸隱以後,誰壓得住他?”
“天啦,這真是秦公子寫的開蒙讀物?”
《古今賢文》中的各種事理,除非極少數人外,大多數人都是懵懵懂懂,遇事也隻會下認識去做,底子不會去想如許做是不對的。
“這個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我們豈會不明白,隻是明白一回事,說得像秦公子如許動聽又是另一回事。”
王安石與秦仙傲比擬,在文上麵。不管如何比,都很類似。王安石年青時中進士後,同科進士旅遊金陵,考官命統統進士皆以‘金陵懷古’作詞,王安石一文寫出。蘇軾見了後大驚失容,半響無語說出一句至今仍然遍及傳播的話‘此老乃野狐精也’。
因而一些因事件繁忙而冇有看報的,也想儘體例放動手頭事,弄來新的報紙,閱看起報上的《古今賢文》來,這一看,便不得了。
*****
因此老百姓對《三字經》的讚美,多多極少有一種不懂,又因為對秦仙傲自覺崇拜,以是感覺好,因為看起來蠻短長的模樣。
王安石年青時就是以文名於世,王安石文動筆如飛,初若不經意,既成,見者皆服其精美。
“秦仙傲若隻是像王安石也罷,恰好。”司馬光低聲道,“王安石詩、文、詞雖妙,但是他文學主張,過於誇大‘合用’,藝術感化常常不敷,很多詩文,群情說理成分太重,硬瘦而貧乏形象性和神韻,另有一些詩篇。論禪說佛理,晦澀乾枯,秦仙傲建議口語文,我本來覺得也是接了這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