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 第四卷 共逐鹿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天亮[第1頁/共6頁]
本日勤懇房,不過卯時三刻,天氣猶暗淡,便已是書聲琅琅,勤懇房又分上中下三房,大抵上六歲至九歲鄙人房,十歲至十五歲在中房,十五歲以上就讀上房,此中女子春秋分彆另算,直至男婚女嫁,以及獲得授業徒弟的承認,方可退學。本日正值儒家日,三房內各有一名父老在引讀儒家張賢人的典範,難易程度天然會分歧。勤懇房的下房外,站著一名身著紫袍係禦賜羊脂玉帶的“年青士子”,看著那些點頭晃腦用力朗讀經籍的幼齡稚童,按著先帝立下的端方,都不準在房內戴貂帽披裘衣,冬寒砭骨,也是如此,此時房內隻要在徒弟講案底下襬有一隻小銅皮火爐,那些絕大多數生下來就與國同姓的孩子,跟貧家後輩就學私塾並無兩樣,大多臉頰凍紅,手腳畏縮,趁著徒弟讀書的間隙,從速低頭嗬一口熱氣在被凍得生硬的十指上。屋外,除了這名穿著特彆並且在普通人眼中非常陌生的讀書人,另有一名得以披大紅蟒袍的宮中老寺人,謹慎翼翼站在外邊,上了年紀的老寺人有些走神,冇有重視到那位讀書人的到來,這也難怪,他說是得盯著勤懇房以防不測,可他這一站就是十多年啊,袍子都換了七八件了,十多年下來,宮中事件本就氣度森嚴,哪有甚麼不測?不管成年從這裡走出去後在外頭如何行事放肆的趙室後輩,肄業之時,誰不是如他這般畢恭畢敬站著,他們則乖乖坐在那邊讀書背書?饒是趙武和趙風雅如許出了名的皇子公主,隻如果進了勤懇房坐下後,那也都是夾起尾巴做人的。老寺人看了眼屋外,院子裡入冬後倒是在枝頭多掛了一盞大紅燈籠,悄悄歎了口氣,傳聞外頭不承平啊,廣陵道上那些餘孽賊子不知從哪兒找了個姓薑的小丫頭說複國就複國了,害得宮內好些個當年從西楚皇宮裡逃出來的故鄉夥們時下都膽戰心驚,得閒時連幾口小酒都不敢喝了,說是怕被人誤以為心有積鬱借酒澆愁。彷彿西邊那邊大小蠻子也不消停,大蠻子北莽要鬨,小蠻子北涼也跟著鬨,他這輩子也算見過些風雨了,可就是整不明白這些傢夥好好太常日子不過,非要瞎折騰個甚麼勁?乃至連那位首輔大人也鬼迷心竅了,你說你碧眼兒年紀還冇我這麼個寺人大,官卻也已經做到那麼大了,怎的還不滿足?這不明擺著是自尋死路嗎?老寺人冇出處想起院中那些花花草草,忍不住就有些唏噓,心想首輔大人呐,此性命可不是那些草木,本年冬冇了,來歲春就又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