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登臨泰山[第1頁/共4頁]
看著這些鎮靜議論的豪門士子,楊安玄想起當初在新野時陰敦構造的淯水集會來,天下寒士何其多,要想長進何其難,慕容德推行儒術,善待士人,假以光陰或能儘收青兗之地士人之心。
楊安玄喝住張鋒,對著那青年揖了一禮,安閒拜彆。
訪罷太史慈故裡,一起逛逛悠悠地前去廣固城,楊安玄發明他身上的士子青衫很受尊敬,販夫走狗遇見多會向他揖禮,住店用飯都回禮遇,讓楊安玄暗自感慨,孔孟之鄉公然與彆處罰歧。
阿誰青年喝道:“六弟,休得無禮。”對著楊安玄揖禮道:“舍弟無禮,還望兄台包涵。”
楊安玄和張鋒一人手中拿著兩張胡餅,在人群前麵邊看熱烈邊啃食得苦澀。
楊安玄見慕容德雖有禮賢下士之名,便卻場麵實足,明顯並非至心待士,對張鋒道:“走吧。”
青年人默誦一回,驚讚道:“好詩,氣勢興旺、豪興逸飛,當真好詩。”
豪門士子眼中既是憤悶又是戀慕,恨不能以身代之。
那青年見楊安玄看來,神采一凝,拱手為禮。那少年郎卻縮在青年身後,對楊安玄做了個鬼臉。
得知楊安玄來自東晉東海郡,涓滴不覺得意,笑道:“郎君是來退學的吧。大王設學官,招收太門生,這段時候有很多像郎君如許的人前來招考。”
路上,張鋒聽楊安玄報告太史慈北海報恩、鏖戰孫策、安寧東南的故事,神情激揚難以自抑。
分開廣固城,一起遊山玩水,來到泰山郡,籌辦登泰山。
“沐猴而冠”,耳邊傳來脆語,楊安玄耳聰過人,甩目朝發聲處望去。
少年人目光閃動,明顯亦被這兩句打動,嘴中卻不肯伏輸,道:“光說兩句有甚麼用,有本領把整首詩都念出來。”
“好詩啊好詩,不知是不是你家郎君的高文。”從右旁傳來一個清澈的聲音。
那少年郎見張鋒發楞,更加得理不讓人地嘲道:“仆能得見楊小窗,真是三生有幸。楊小窗精於詩文,值此美景還請賜詩一首。”
那少年郎裝模作樣地拱手道:“失敬失敬,莫非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楊小窗?”
楊安玄笑道:“不急,仗有得打,趁現在多學些東西,將來自有效你之處。”
巳時一刻,鼓樂聲遠遠傳來,慕容德來了。楊安玄退到道旁,諦視慕容德出行的儀杖。
淝水大戰後,東晉光複失地,稅賦反而增重,百姓對晉朝認同感不高。
說話的是個粉麵朱唇的少年郎,身邊有個弱冠的青年正瞪他,大抵自知講錯,那少年郎調皮地吐了一下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