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八 殿下三關借兵眾 英雄九龍鬥武[第1頁/共4頁]
次日,六使召過孟良、嶽勝、焦讚、林鐵槍、宋鐵棒、姚鐵旗、董鐵鼓、丘珍、王琪、孟得、陳林、柴敢、郎千、郎萬、張蓋、劉超、李玉等二十餘人,分付曰:“此行需求動兵戈,汝世人須用心保著朝臣前去。”嶽勝曰:“本官所論雖是,倘北番認得我等,思疑不來投降,豈不誤了大計乎?”六使曰:“我有戰略教汝。每人擔箱子一隻,俱假裝陪侍之人,箱內藏著軍火,上麵安設朝冠衣服。又用竹筒兩節,上節貯水,下節藏槍棒,番人若問,隻說帶水來飲。若無事則止;倘有不測,臨時機變而用。”嶽勝等受計而退。
行人於此重嗟問,難過西風夕照中。
不日,八王與世人將近梁門關,一彪軍馬攔路,乃是孟良、焦讚等,高叫曰:“來者莫非八殿下否?”八王近前曰:“是誰攔路?速報與郡馬知之。”孟良即上馬,伏於路旁曰:“蒙本官調派,令小可謹候多日矣。”八王遂與眾官直進三關。又見一彪人馬來到,倒是六使自來驅逐。八王見了六使,不堪之喜,並馬人帳中。十大朝官順次坐定。當以下舉酒菜齊備,眾官舉杯而飲。
此時動靜已傳入北番,蕭後遣耶律學古為行營總管,部津兵一萬,先往等待。學古領命,率兵徑赴九龍飛虎穀,於正北下寨。次日,親往穀中巡查一遭,回軍中謂牙將謝留、張猛曰:“我視其處,四下皆死路,惟東邊一片平陽地,堪容五六百人,可因而地擺筵,以待其來,就中圖事。”謝留曰:“總管此計極高。”道來罷,人報十大朝官已到。耶律學古分付軍馬遠遠躲避,自出軍前驅逐。八王與學古頓時施劄曰:“汝主自議,要獻九州圖籍,將軍意下何如?”學古應曰:“陣前不是媾和地點,明日當於軍中決計。”八王應允而退,於正南安下堡壘。
卻說寇準、柴玉、李禦史、趙監軍等得旨,都來八王府中商討。準曰:“此乃堅人之計,若去必有不測。”柴玉曰:“聖上所命,豈敢推讓?”八王曰:“各位無憂,此行須從三關寨顛末,見楊郡馬,借軍助行,保管無事。”準等大喜而退。”次日十大朝官入辭真宗。真宗曰:“卿等此去,為社稷計也,當謹慎行之。”八王等領命出朝,離京望三關進發,先遣哨馬報知六使。六使令孟良、焦讚於半路迎候。
次日,耶律學古於穀口等待,眺望灰塵蕩起,宋臣各跨駿騎而來。將近麵前,學古見無軍馬相從,心中暗喜,即邀世人進穀中,相見已畢。學古恭請十大朝官,順次坐定。八王曰:“蕭娘娘肯歸順大朝,且不失為一國之主,誠乃百姓之大幸也。”學古笑曰:“此意我娘娘本有,且請飲佰,從長計議。”因命番官進食,樂工品奏。是日,帳前大吹大擂,南北臣僚相會而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