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註釋[第1頁/共7頁]
[1]本節與下節所述史實,請參看《史記》之《蘇秦傳記》和《張儀傳記》。
第二章
[44]事見《左傳·成公十八年》、《國語·晉語七》。
[5]據《左傳·昭公三十年》,吳王闔閭滅徐,徐君“斷其發”以示臣服。至春秋末,人們仍稱“吳發短”,見《左傳·哀公十一年》。
[43]晉是西周最早的封國之一,始封之君是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始封之地為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後改名晉。成侯時遷都曲沃,穆侯時遷絳(翼),景公時遷新田(今山西省侯馬市),亦稱絳,舊都則為故絳。
[28]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48]事見《左傳·哀公二年》。
[14]見《左傳·哀公七年》。
[18]事見《左傳·僖公四年》。
[32]事見《左傳·定公五年》。
[9]本章觸及的商鞅事蹟除另有註釋者外,均見《史記·商君傳記》。
[1]事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30]事見《左傳·昭公五年》。
[3]鄭立國,是在公元前806年(周宣王二十二年)。莊公即位,是在公元前743年(周平王二十八年);克段,是在公元前722年(周平王四十九年,魯隱公元年);歸天,是在公元前701年(周桓王十九年)。
[32]請參看《國語·吳語》、《左傳·哀公二十二年》。勾踐為夫差安排的養老處是甬東,即今浙江省定海翁山。
[31]事見《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13]事見《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25]事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國語·晉語四》,《史記·楚世家》。
[15]《淮南子·原道訓》稱:“九疑之南,陸事寡而水事眾,因而民人被髮文身,以象麟蟲。”
[8]請參看《國語·越語下》。
[6]事見《史記·孟嘗君傳記》。
[7]請參看張蔭麟《中國史綱》。
[17]傳聞,田成子是“殺一牛,取一豆肉,餘以食士;終歲,布帛取二製焉,餘以衣士”。見《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孟嘗君與三千門客吃一樣的飯菜,見《史記·孟嘗君傳記》。
[14]請參看範文瀾《中國通史》。
[29]見《史記·秦本紀》。
[15]劉向的《戰國策序》就說:“戰國之時,君德陋劣,為之謀策者,不得不因勢而為資,據時而為畫,故其謀扶急持傾,為統統之權。”此說甚為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