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華史:秦並天下

第7章 註釋[第3頁/共5頁]

[24]見《史記·高祖本紀》。

[17]此處之“本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也有版本作“決鬥”。關於這個題目,以及快戰與決鬥的辨彆,請參看王伯祥《史記選》。

[12]台灣學者杜維運先生即稱,秦始皇君臣在公元前221年的建立“背後實具有一種純粹弘遠的抱負”。見杜維運《中國通史》,台灣三民書局版。

[15]江,在今河南省正陽縣;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市;蓼,在今河南省固始縣;庸,在今湖北省竹山縣;蕭,在今安徽省蕭縣;萊,在今山東省黃縣;滑,在今河南省偃師縣;邾即鄒,在今山東省鄒都會;莒,在今山東省莒縣;鄫,在今山東省棗莊市。

[14]這八十年間,是從城濮之戰到湛阪之戰。詳請參看張蔭麟《中國史綱》。

[4]以上事見《史記·秦始皇本紀》,拜見《史記·李斯傳記》。此中“非主覺得名,異趣覺得高”一句,《秦始皇本紀》作“誇主覺得名,異取覺得高”。

[13]第一點,可由李斯等人的話證明:“海內為郡縣,法律由一統,自上古以來何嘗有,五帝所不及。”第二點,可由秦始皇的話證明:“朕為始天子。後代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第三點,也可由秦始皇的話證明:“天下共苦戰役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複立國,是樹兵也。”見《史記·秦始皇本紀》。

[5]本書所述韓信故事均據《史記·淮陰侯傳記》。

跋文

[10]見《史記》之《秦始皇本紀》、《魏豹彭越傳記》。

[4]即位易名事請參看《史記·高祖本紀》(唐)司馬貞索隱。前人的排行,曰伯仲叔季。伯是老邁,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或長幼。劉邦的長兄名伯,次兄名仲,並無三兄名叔,故劉季即劉小。也是以,前人避諱,易邦為國,但不避諱季。

[12]以上均見《史記·張耳陳餘傳記》。

[7]請參看傅勝利《中國通史》,台灣弘揚圖書公司。

[24]傳聞,當時的知識分子和社會名流都至心擁戴新的政權(天下之士斐然向風),群眾大眾也抱有極大但願(莫不謙虛而仰上)。請參看賈誼《過秦論》。

[23]請參看本中華史第五卷《從春秋到戰國》。

推薦小說:

太虛化龍篇 |  至尊豪婿 |  空間之棄婦良田 |  爆笑洞房:天降萌獸拒暖床 |  我的捉鬼生涯 |  樂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