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今日始稱孤道寡[第1頁/共4頁]
天子特旨,對於內世封王公諸侯言皆稱教,諸王境內稱之為殿下,公侯境內稱為第下,皆自稱為寡人,又世封領地國官不得對其主稱臣,改稱下官。
天子普通的號令都是敇書,也有直接派內侍傳達口頭號令的諭和旨。又規定,太子之命稱為令,親王之命稱為教,省下於州、州下於縣,縣下於鄉,皆稱為符。
外世封呢,就是秦琅如許在外洋搞起領地的勳戚重臣,天子將他們的領地再授封給他們,這些外洋領地稱為外世封,爵位前加建國二字,比如天子給秦家外洋領地金銀島設呂宋都督府,授秦琅為呂宋都督,同時還給了一個呂宋郡公的爵位。
而大唐的爵位從武德朝的虛冊封,再到貞觀初的實封、虛封並行,再到厥後又推出世冊封,以封賞宗室皇子皇弟以及首要功臣們。
但比起正爵還要差上一些。
扶植呂宋,有秦家的一眾管事掌櫃等足矣,但兵戈,還得專業的人。
比如說北齊名將段韶,在北齊文宣帝高洋時就已經位列郡王了,可封王後又接連四次獲封公爵,另有蘭陵王高長恭也是如此,本就是宗室王,厥後又憑軍功數次彆封公爵。
散爵不加建國二字,無實封食邑、屬官和封地,隻要虛封食邑。
至於寡人,這是秦漢以來諸侯們的傳統自稱,相對來講,比起孤要低一級。如太子可稱孤也可稱寡人,但冇封王的諸侯,就不能稱孤。
至於天子,自稱朕,更是專屬自稱。
正爵前例加建國二字,有實封食邑和少量屬官,但冇封地。
第下這個詞跟陛下、殿劣等差未幾,意義是身份過分高貴,不敢直接扳談,而是在屋外對著屋子下站著的侍從代為傳達,以此表白尊敬。
根基上今後冇有軍功,是不能封正爵,非大功更封不了內世封的,至於外世封,就看誰有本領去搶去占了,搶到了占到了朝廷給你個策書,授你個外世封,啥也不消支出,年年享用外世封領地上繳的三分之一稅賦。
朝廷趁便也把非世冊封也給捋了一遍,分紅了實封正爵和虛封散爵。
先前有些輕視土著,成果被弄的有些費事,幸虧舊金山這邊有秦用,新金山那邊有老黃,這兩個那都是隋末時就開端交戰的秦家老臣,一個個經曆豐富,又都在武安府呆了十多年,在他們的帶領下,節製住結局勢。
“用不著如此正式。”秦琅笑道。
就算是虛冊封,雖冇有領地和食邑,但朝廷另給一筆爵錢,就是每一級爵位每月發多少錢,比如說虛封男爵,能夠每月給兩千五百錢或是五千錢,一個虛封國公,每月能夠給五十貫或一百貫如許的,會儲存一點經濟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