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第4頁/共4頁]
此詩大略說品德有真有偽,必要惡而知其美,好而知其惡。第一句說周公。那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少子。有聖德,輔其兄武王伐商,定了周家八百年天下。武王病,周公為冊文告天,願以身代。藏其冊於金匱,無人知之。今後武王崩,太子成王年幼,周公抱成王於膝,以朝諸候。有庶兄管叔、蔡叔將謀不軌,心忌周公,反佈散流言,說周公欺負幼主,不久篡位。成王疑之。周公辭了相位,避居東國,心胸驚駭。一日,天降大風疾雷,擊開金匱,成王見了冊文,方知周公之忠,迎歸相位,誅了管叔、蔡叔,周室危而複安。假定管叔、蔡叔流言方起,說周私有背叛之心,周公一病而亡,金匾之文未開,成王之疑未釋,那個與他辯白?後代卻下把好人當作歹人?
安石既為輔弼,與神宗天子相知,言聽計從,發憤一套新法來,即幾件新法?農田法、水利法、青苗法、均輸法、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保馬法、方田法、免行法。專聽一個小人,姓呂名惠卿,及伊子王方,朝夕商討,斥逐忠良,回絕切諫。官方怨聲載道,天變迭興。荊公自發得是,複倡為三不敷之說:“天變不敷畏,人言不敷恤,祖宗之法不敷守。”因他性子固執,主張必然,佛菩薩也勸他不轉,人皆呼為拗相公。文彥博、韓琦很多名臣,先誇佳說好的,到此也自悔講錯。一個個上表爭辯,不聽,去官而去。自此持新法益堅。祖製紛更,萬民賦閒。
周公驚駭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