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開導丈夫[第1頁/共4頁]
“甚麼計劃,曉秀,快奉告我。”宋福祿遭到了龐大鼓勵,表情為之一振,感受看到了但願,看到了鈔票,看到了遠景。
“功德多磨,第三個計劃轉頭再和你細說。你先給穆爾打電話,讓他來旅店,我們和他一起談,明天就讓他賣紅酒。這事一刻都不能遲誤。”
梁曉秀給宋福祿講了她的第二套計劃。
“賺不到多少錢,我們還做捲餅買賣乾嗎?我們轉行賣紅酒。一個買賣到一定時候就不好運營了,我們不能在捲餅買賣上在華侈時候了。”
“兩項相加,恰好是200萬歐元。在法國有這麼大範圍的中餐館,我們是獨此一家啊。”
“福祿,你想說甚麼?”
梁曉秀說那段話時,充滿了自傲,很有大將風采。她起家在房間裡踱步,邊走邊說,她另有第三個計劃。
遵循她的打算,他們起首調劑快餐店的運營內容,把快餐店改成紅酒專賣店,發賣中低檔紅酒。她在波爾多采購的2萬瓶紅酒拿到專賣店發賣。1歐元的紅酒賣5歐元;5歐元的紅酒賣10歐元。她估計那些紅酒都能賣出去,那樣他們就有了進貨的後續資金,不至於斷了後路。
“因為疇昔冇有那種初級消耗的場合;我現在就供應那種初級消耗的場合,彌補一個空缺。”
她安撫丈夫說,他們有甚麼事都能夠籌議,冇需求針鋒相對,劍拔弩張。宋福祿有甚麼定見,有甚麼設法都說出來,她會當真聆聽;如果有事理,她會采取他的定見。她的設法很簡樸:中餐館將要開業,那就比如將要開戰;大戰之際,將帥不能反目,而必須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宋福祿畢竟是她丈夫,她應當善待他,不能把他當局外人。
梁曉秀說乾就乾,一刻也不擔擱。
“事理是那樣,但是如何能攬到那麼多主顧呢?”他最擔憂的就是主顧,一想到主顧他就頭疼。
“40萬歐元。”
“曉秀,你有這個掌控?”宋福祿的眼睛垂垂髮亮。
“160萬歐元。”
“那麼,你那些頂級紅酒如何辦呢?”
宋福祿給穆爾打電話,讓他來旅店談首要的事。
梁曉秀說,她的假想不是一個月賣出2萬瓶紅酒,而是賣出10萬瓶紅酒,總利潤為40萬歐元,一年下來起碼要達到400萬歐元。他們就用那筆款項采辦新貨。她說的信心實足,彷彿那是一件很輕易就能辦到的事情。
宋福祿為她算了一筆賬:假定一個月賣出2萬瓶中低檔紅酒,他們能有15萬歐元的進賬,去掉本錢,利潤約莫有8萬歐元,一年下來最多有100萬歐元的支出,還是不敷付出四家酒莊的酒款。遵循梁曉秀和四家酒莊簽訂的條約規定,1975年她還將從四家酒莊采購四萬瓶初級酒,總價為340萬歐元。那麼大的缺口,她如何補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