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好事不斷[第1頁/共4頁]
中國捲餅成了裡爾大學1號門生食堂的招牌快餐,不時有其他食堂的門生過來列隊買捲餅套餐,偶然乃至另有西席過來買捲餅。
梁曉秀不再和阿誰工頭實際,她清算東西和宋福祿一起分開門生食堂。他們下午還要在咖啡館持續賣捲餅呢。
他們在裡爾大學1號門生食堂賣出了花樣,中國捲餅名聲大振,每天中午都有100多名門生在他們的視窗列隊買捲餅套餐。他們一天賣150份捲餅套餐,純利潤高達300歐元。食堂賣力人重視到這個征象,便主動把他們的視窗調到緊挨著漢堡包的位置。那是一個好位置,僅次於正餐視窗的位置。
漢堡視窗統共有四小我,兩小我賣漢堡,兩小我製作漢堡;而梁曉秀他們的視窗隻要兩小我,每天賣的捲餅隻比他們的漢堡少50份。
這一發明,讓梁曉秀欣喜若狂。
宋福祿感覺梁曉秀說得有事理,便不再爭辯了。
“福祿,你如何也變傻了?”梁曉秀解釋說,“我們在食堂麵對的隻是3000名大門生;而那傻小子早晨麵對的是2萬名大門生。你說哪個市場大?我們的捲餅在食堂賣得好,此中一個首要啟事就是限量供應。那傻小子還冇有達到我的發賣希冀,以是還不能給他限量。他今後達到要求了,我還是會限量供應。”
梁曉秀辯駁說,她毫不是隨便畫的,她是經心構圖,幾次揣摩,畫出了最美的畫。那些畫凝集著她的心血、聰明和才具,具有很高的賞識代價。老外不是傻子,如果畫不好,老外纔不會看呢。
阿誰賣力人對他們說,中國快餐賣得好,以是他就調劑了他們的視窗;不過他們從今今後不能在視窗再吊掛大紅燈籠,也不能掛他們的畫,因為那樣做有礙於食堂的景觀。
“但是我們的銷量在降落,這是究竟呀。你們來之前,我們的銷量一向很好。”
緊挨著他們視窗的是賣漢堡的視窗,漢堡視窗每天約莫能賣出200份漢堡套餐。但自從梁曉秀他們的視窗挪到漢堡視窗中間後,漢堡視窗感遭到了壓力:偶然他們一天中午賣不出200份漢堡套餐了。漢堡視窗的一份漢堡套餐賣4歐元,比梁曉秀的捲餅貴0.5歐元,這個差價因為兩個視窗緊挨著便顯得很較著了。
她闡發漢堡包和捲餅的代價不同,以為導致差價首要有兩個身分:一個是勞動力身分,一個是食品物價身分。他們用起碼的勞動力調換了最大的利潤,而老外就冇做到這點;他們精打細算,把每份捲餅的食材代價都降到最低點,以是每份捲餅即便賣3.5歐元,另有2歐元的純利潤。老外就冇這個本領。他們的漢堡包固然買4歐元一份,但利潤卻隻要1歐元。老外如果曉得他們在每份捲餅套餐上賺到2歐元,老外還不得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