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守軍加強戰略防禦[第1頁/共3頁]
計謀擺設是:以華中調派軍大部兵力節製已占據的京滬杭地區,謹防中**隊由浙江方麵策動反攻,以第2軍、第11軍對武漢實施南北夾攻,其重點仍在沿江兩岸,側重於南岸;以第11軍擔負南岸主攻,北岸及大彆山麓則由第2軍擔負,以策應第11軍作戰。
這申明日軍兵力不敷,急於集合上風兵力攻破武漢核心守軍陣地。
陳誠苦笑道:“這件事委座事前並冇有向我打號召,不然就不會如許了。你們兩位放心,等我把火線擺設好今後,就回武漢去處委座申明環境,力保張向華複職。如果做不到,我就辭職!”
1938年8月22日,日本大本營向華中調派軍下達向武漢全麵打擊的“大陸令188號”號令,指出“攻入武漢四周後之占有地區,應極力收縮”。其參謀總長也呼應收回第250號唆使,進一步指出:“華中調派軍向漢口作戰不得超出信陽、嶽陽、南昌四周;華北方麵軍不得超出黃河及黃泛地區停止作戰。”
陳誠說:“這件事大師不成再群情,免得影響作戰情感。你們把這件事交我去辦,現在集合精力研討敵情和作戰擺設,纔是當務之急。研討好了,我還要召開師長以上集會哩。”
“九江失守,檢驗起來題目是很多的。但就九江的撤退機會來看,我以為還是恰當的,雖敗穩定,並且在退守第二線陣地後,能持續抵當至今,就是很大的勝利。如果當時我們把主力耗損在九江方麵,當然能耽誤九江的戍守,但不能耐久,一旦再敗退下來,第二線戍守兵力不敷,仇敵便能夠長驅直入。淞滬抗戰我們對峙到最後,一起敗退下來,第二線、第三線都守不住,乃至南京過早喪失掉了,就是這個事理。就目前情勢來講,在九江西南四周與敵打仗各軍隊,仍要主動抵當,以保護火線的擺設,並相機反攻,向九江、蓮花洞之敵實施突擊。要以有力軍隊(後決定派江西省兩個保安團)保衛廬山據點,實施遊擊戰,幫手正麵疆場之行動。在南昌、德安、瑞昌及陽新等處四周各軍隊,應敏捷修建工事,加強戰備。
蔣介石手令說:“林主任(侍從室主任林蔚):通令(並用電話告沿江各軍隊)江防與湖防各軍隊,除沿江直接防備之陣地外,應在其直火線近間隔處,操縱適本地形,修建鞏固之本陣地,以備與上陣之敵戰役,並在其本陣地四周之四周,多築假陣地,以保護本陣地,而對大小村莊與房屋城牆,皆應特彆重視設法操縱。凡城牆或牆壁之下挖築地洞,在其外緣修建陣地,既可製止飛機之發明,又可抵當敵軍之炮彈,故城牆之下外緣陣地,實勝於野戰工事;特彆在敵空、炮軍上風之時,野戰陣地不易耐久,非操縱村緣屋壁與城牆不成。台兒莊之役,中**隊能不受敵機炮之威脅者,即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