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敵我作戰部署[第1頁/共2頁]
日軍第18師團師團長田中新一判定,“中國新38師雖已前出到大龍河邊,但其他主力仍在新平洋以北隘路內,以是仍按既定打算,果斷以師團主力自寧邊方麵,向新平洋四周隘路口采納守勢”,遂令“沿胡岡河穀快速進步中的師團主力各軍隊,敏捷向孟關四周集結”,並將師團戰役批示所,由甘馬因推動到新班。
日軍感到“中**隊的戰力,已達到不成與昔日比擬的精強程度”。
但日軍“緬甸方麵軍”從緬戰全域性著眼,為保障首要方向的作戰,不準第18師團采納守勢作戰,令其以守勢防備將中國駐印軍,禁止於孟關以北地區,是以,第18師團在塔奈河北岸,構造守勢防備。
胡岡河穀位於那加山之南、堅布山以北、庫芒山之西、三盤山以東,是大洛盆地和新平洋盆地的總稱(日軍稱“富昆溪穀”)。大洛盆空中積約190平方千米,新平洋盆空中積約1,540平方千米,有大龍、塔奈、大碗、大洛四條大河和無數溪流縱橫交叉其間。
史迪威雖知柏特諾批示弊端,卻仍予庇護;同時又接管孫立人建議,向火線增兵,展開全麵打擊。
1943年11月下旬,日軍第56聯隊主力、第55聯隊一部和山炮第2大隊集結在於邦和寧邊地區,圍攻中國駐印軍新38師第112團第1營;第55聯隊主力和搜刮聯隊則在拉家蘇、達卡庫地區包抄了第112團第3營。但多次進犯均被擊退。
這本是一個出其不料、先機製敵、能穩操勝券的決策,卻因史迪威遠在重慶、正忙於籌辦開羅集會和籌組桂林練習中間(即第二批30個師的組訓中間),未能直接批示。
當新38師第112團於10月29日攻占新平洋後,史迪威即決定,乘日軍第18師團主力還在密支那四周之機,敏捷集結新38師、新22師及炮兵、戰車等特種兵軍隊,於新平洋四周集結,預定12月1日,對大龍河、塔奈河沿岸日軍展開進犯,予以各個擊破,然後占據孟關東西之線,用迂迴包抄戰術,將日軍主力包抄於胡岡河穀南端而毀滅之,一舉篡奪孟拱、密支那。
代行其批示權的駐印軍參謀長柏特諾不體味敵情,且回絕孫立人提出調新38師主力和炮兵,以加強打擊氣力的建議,僅憑聯絡官的密電陳述停止批示,乃至史迪威的上述決策,未能及時實施,耽擱一個月,使日軍第18師團能及時向拉家蘇、於邦、寧邊各要地大肆聲援,反將第112團已攻占上述各要地的軍隊,置於日軍重圍和狠惡進犯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