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1)[第3頁/共6頁]
阿悉吉薄露叛,遣左金吾將軍田立名、殿中侍禦史封思業討之。軍至碎葉,薄露夜於城傍剽掠而去,思業將騎追之,反為所敗。立名引西突厥斛瑟羅之眾攻其城,旬餘,不克。玄月,薄露詐降,思業誘而斬之,遂俘其眾。
秋,七月,甲午,突厥寇代州。
新羅王金理洪卒,遣使立其弟崇基為王。
夏,蒲月,乙亥,太後幸三陽宮。
己卯,改文昌台爲中颱。以中台左丞李嶠知納言事。
以魏元忠為靈武道行軍大總管,以備突厥。
甲申,李懷遠罷為秋官尚書。
庚辰,以太子來賓武三思為大穀道大總管,洛州長史敬暉為副;辛巳,又以相王旦為幷州道元帥,三思與武攸宜、魏元忠為之副;姚元崇為長史,司禮少卿鄭杲為司馬;然竟不可。
太後嘗問仁傑:“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誰可者?”仁傑曰:“未審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後曰:“欲用為將相。”仁傑對曰:“文學縕藉,則蘇味道、李嶠固其選矣。必欲取卓犖奇才,則有荊州長史張柬之,其人雖老,宰相才也。”太後擢柬之為洛州司馬。數日,又問仁傑,對曰:“前薦柬之,尚未用也。”太後曰:“已遷矣。”對曰:“臣所薦者可為宰相,非司馬也。”乃遷秋官侍郎;久之,卒用為相。仁傑又嘗薦夏官侍郎姚元崇、監察禦史曲阿桓彥範、太州刺史敬暉等數十人,率為名臣。或謂仁傑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仁傑曰:“薦賢為國,非為私也。”
敕:“自今有告言揚州及豫、博餘黨,一無所問,表裡官司無得為理。”
初,仁傑為魏州刺史,有惠政,百姓為之立生祠。後其子景暉為魏州司功參軍,貪暴為人患,人遂毀其像焉。冬,十月,辛亥,以魏元忠為蕭關道大總管,以備突厥。
太後信重內史梁文惠公狄仁傑,群臣莫及,常謂之國老而不名。仁傑好麵引廷爭,太後每屈意從之。嘗從太後遊幸,遇風吹仁傑巾墜,而馬驚不能止,太後命太子追執其鞚而係之。仁傑屢以老疾乞骸骨,太後不準。入見,常止其拜,曰:“每見公拜,朕亦身痛。”仍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自非軍國大事,勿以煩公。”辛醜,薨,太後泣曰:“朝堂空矣!”自是朝廷有大事,眾或不能決,太後輒歎曰:“天奪吾國老何太早邪!”
空厥寇鹽、夏二州。三月,庚寅,突厥破石嶺,寇幷州。以雍州長史薛季昶攝右台大夫,充山東防備軍大使,滄、瀛、幽、易、恒、定等州諸軍皆受季昶節度。夏,四月,以幽州刺史張仁願專知幽、平、媯、檀防備,仍與季昶相知,以拒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