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2章 東南無事矣[第1頁/共3頁]
但孫峻終究還是絕望了,諸葛恪上位以後,他並冇有獲得期許已久的好處,反而是諸葛恪專斷專行,大肆架空反對其北伐的權勢。
但吳國那邊,卻一向讓司馬師模糊擔憂。
固然說新城之戰吳軍大敗,但諸葛恪卻一向留駐在尋陽,不肯返回建業,看其行事,美滿是想要找機遇再發兵馬,進犯淮南的。
如果司馬師主動去刺殺費禕,那的確就是搬起石頭砸本身的腳。費禕在朝期間,魏蜀兩國邊疆一向保持著比較戰役的狀況,偶爾薑維帶兵滋擾一下隴右,所率兵馬,都不敷萬人,對魏國的關隴防地來講,的確就是隔靴撓癢,構不成任何的威脅。
但費禕一死,魏蜀邊疆上的戰事便再次地進級了,薑維率領雄師,浩浩大蕩地殺出祁山,其鋒芒直逼諸葛亮當年的北伐之舉。
現在有傷在身的孫峻一門心機的去養傷,那怕中原的戰局再亂,也彷彿與他冇有半文錢的乾係,而司馬師終究能夠大笑三聲,欣喜隧道:“東南無事矣!”
此次司馬師兵敗冀州,以吳國的尿性,大抵率是會出動兵馬犯境的,特彆是諸葛恪在尋陽虎視眈眈好久了,如許的機遇他理應不會錯過。
還好關隴有郭淮坐鎮,薑維就算是再妖,那也難以在雍涼大地上掀起甚麼風波。
滿朝的文武孫權都冇有挑選,而是挑選了諸葛恪來當這個首輔大臣,讓很多人深感不測,不過從諸葛恪上位以後,頻繁地挑起對魏戰役,統統的人這才恍然大悟,這諸葛恪清楚是擔當了孫權的遺誌啊,將孫權未竟的奇蹟來發揚光大。
殺死諸葛恪的,是孫吳宗室孫峻,這明顯也不算甚麼令人不測的事,在政治權力麵前,任何人都有能夠成為你的盟友,任何人也能夠會成為你的仇敵,諸葛恪之以是成為首輔大臣,一大半的功績就是來自於孫峻的,恰是因為他在孫權麵前力保諸葛恪,孫權才終究挑選了諸葛恪來當首席的顧命大臣。
可諸葛恪讓孫權對勁冇有效,畢竟孫權已經掛了,全部吳國,他再也找不到支撐者,諸葛恪得勝以後還好說,但他一旦失利,便必定是牆倒世人推,破鼓萬人捶,落空了民氣失了聯盟的諸葛恪,在新城失利以後,便已經必定了非命的運氣。
從絕望到痛恨,孫峻逐步地從諸葛恪的支撐者,竄改成了反對者,並暗害撤除諸葛恪。
有默算偶然,諸葛恪隻要踏入吳國皇宮,便是十死無生了,因為吳帝孫亮也站到了孫峻這一邊,可見諸葛恪窮兵黷武,早已是眾叛親離,走上了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