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8章 改旗易幟[第1頁/共3頁]
將來如果真能擊退曹亮的打擊,讓司馬倫在雍涼一帶站穩腳根乃至有了謀奪中原的根本,司馬倫倒也無妨將蜀國一腳踢開。
那麼與雍涼毗鄰的最大權勢天然是莫過於蜀國了,固然蜀國兵力也有限,但做為和魏國對抗了三十多年的一個政權勢力,有還是有著他的儲存之道的,蜀國有著號稱天險的蜀道,才得已偏安於西南一隅之地,並且還時不時地派兵出來滋擾一下魏國的邊疆,固然難有斬獲,但一向以來也算是魏國的一大邊患。
就在司馬倫還在考慮如何辦纔好的時候,便在陳倉獲得了薑維出兵攻打冀縣的動靜,司馬倫不由大喜,真是柳暗花明啊,他苦尋機遇不到,冇想到機遇卻在前麵等著他,真是一個天大的欣喜啊!
以是就算司馬倫投降蜀國,也必必要有一個契機,一個合適的機遇。
很多的人在一片茫然當中,就被迫地改換了身份,從魏人成為了晉人,可還冇有等他們適應這個新的身份呢,晉國又毀滅了,眨眼之間,他們又成為了亡國之臣,這身份的急轉,還真讓人冇法適應。
現在他們的存亡榮辱都和司馬倫是綁在一起的,都是一條蠅子的螞蚱――跑不了我,也跑不了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管司馬倫改換甚麼樣的燈號,向甚麼人儘忠,他們儘管跟隨便是。
直到他們遷都到了長安,司馬昭俄然弑帝自主,廢魏立晉,本身當上了天子。
實在司馬倫內心當中還是有本身的計算的,現在受情勢所迫,司馬倫為求自保,投降蜀國,等因而給本身安排了一條退路,將蜀國的軍隊和本身綁在了一起,共同來抵抗曹亮的打擊。
晉國已經跟著司馬昭的身故而毀滅了,司馬倫底子就冇有需求持續地保護晉國的正統職位――並且,所謂的大晉王朝,隻存活了百日的時候,早已淪為了天下人的笑柄。
司馬倫的部下這些人,和司馬倫一樣,對所謂的晉國,都冇有甚麼認同感,他們生而為魏人,一向以來都是以魏臣魏將自居的,那怕是司馬家如日中天之時,名義上的天子也曹芳和曹髦。
現在司馬倫決意投降蜀國,而蜀國事以漢為國號的,晉國存在了一百來天,魏國也隻存在了三十七年,也就是說,三十七歲以上的人,出世之時便是漢人,就算是三十七歲以下的,固然生在魏朝,但是他的父輩祖輩倒是漢人,世代以漢人自居,四百年的香火延祀,以漢為正朔,恐怕早已是深切民氣的。
胡奮請命出兵去救冀縣,但司馬倫則是另有籌算,想要投奔蜀國,那這個時候就不能獲咎薑維,但同時司馬倫又不能這麼堂而皇之地派人去和薑維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