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抑河奪淮保運[第4頁/共4頁]
多年來,明當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用於管理黃河,此中最有效果的,就目前擔負河道總督的潘季馴所做的事情。潘季馴治河,前後共有四次,用時20餘年,從嘉靖四十四年,一向到目前。他的治河理念,據他本身總結,共有六點,即“塞決口以挽正河,築堤防以杜潰決,複閘壩以防外河,創沸水壩以固堤岸,止浚海工程以省糜費,寢開老黃河之議以仍利涉”。
淮河兩岸是中國的中原要地,汗青上曾經是米糧倉,哺育了數以百萬計的中原後代。黃河奪淮以後,淮河變成一條害河,災害頻發,嚴峻威脅到了百姓的生存。
馬玉的這個答覆,並冇有出乎蘇昊的料想。早在李龍向蘇昊流露派他去淮安治河一事的時候,就已經說過,治河是一樁著力不奉迎的事情,是排得上號的苦差事。作為一名穿越者,蘇昊還曉得,黃河、淮河的水患題目,直到20世紀仍然冇有獲得處理,放在明朝,這個題目有多難,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