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第12章[第1頁/共4頁]

《道者萬物章》第六十二

《江海以是能為百穀王章》第六十六

臣真述曰:霸道之君,端拱垂衣而始,故曰:為有為也。偃武不爭,故曰:事無事也。含道有神,故曰味有趣也。夫萬國之心、兆人之性,冬寒夏雨,另有谘嗟。王者之心,豈限大小,寧論多少,皆當綏之,俾無怨咎,故曰:抱怨以德。夫“天下難事,必作於易”者,言人君如有所慢易,則必有禍難之事生於其間也。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者,言人君不矜細行,終累大德也。是以,賢人防微乃至於著、積小以成其大,若於已著已大而後為之,則不及已,故曰: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若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該當然矣!又簡易之道,則易從也;慢易之失,則難生也。是以,賢人猶難之者,重慎之至,然後能於萬事萬機竟無所難。故曰:終無難。

臣真述曰:此言古者之善為道之君,不教天下之人,使有智者以其詐所藏也。將以天下之人愚之者,以其直地點也,故曰:“人之難治,以其智多。”又曰:“以智治國,國之賊!”何者?凡眾庶之徒,恒性淺劣,智慮未發,狙詐先行,怨讟豈辨於是非逆順,寧知其撫虐,或蟻聚於州黨,或蜂起於國土,一凶首謀,萬人隨唱,撻伐之舉,恒必由之。此亦非謂其用智治國即為國之賊也,言其使眾庶之徒多智即儘能為國之賊害也。故欲使天下之人,皆能守其愚直樸實者,乃所覺得國之福祿也。若國君常能知此二者,即自為表率法度,是謂與天同德也。夫其玄德,深矣!遠矣!欲令人君則之、象之,天然與萬物反其樸實,則天下之人必能至於大順,故曰:然後乃至大順。

《天下皆謂我大章》第六十七

臣真述曰:此章欲明三寶之要,先舉我大之文。夫大者,道之體也。下士不知故謂,似不肖,此欲其人君深詳三寶之義,保而持之,故先開用舍之端,以明慈儉之德也。夫言“慈故能勇”者,謂以一人之慈,而得天下之死力,非能勇而何!夫言“儉故能廣”者,謂以一人之儉嗇,而得天下之富有,非能廣而何!是以三皇用之,以克九黎;五帝用之,而去四凶;湯武用之,而以兵勝天下;成康文景用之,而科罰皆措;及其桀紂舍之而國滅,幽厲舍之而身亡,秦嬴舍之而二代夷戮,項藉舍之而五體割分,漢武舍之而天下減半,曹公舍之而吳蜀鼎立,故曰:舍其慈,且勇;舍其儉,且廣。夫言舍其慈者,謂去慈愛於人,人無死力之報,乃以一人之膽烈,欲得天下之仇讎,安可施其英勇哉!夫言舍其儉者,謂不知愛嗇,厚其剝削,奢其宮室,加其師旅財穀皆空,君孰與足?又經曰:“後其身而身先。”又雲:“欲先人,必以身後之。”是以,賢人常不敢為天下先,而終為天下先矣!故自黃帝至於文景用之之效也如彼,自桀紂至於曹公舍之之驗也如此,故曰:“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推薦小說:

屍妹 |  國師大人又追來了 |  他從暖風來 |  絕望教室 |  我是巡查使 |  嘿老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