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第12章[第2頁/共4頁]

《善為士者不武章》第六十八

臣真述曰:此章欲明三寶之要,先舉我大之文。夫大者,道之體也。下士不知故謂,似不肖,此欲其人君深詳三寶之義,保而持之,故先開用舍之端,以明慈儉之德也。夫言“慈故能勇”者,謂以一人之慈,而得天下之死力,非能勇而何!夫言“儉故能廣”者,謂以一人之儉嗇,而得天下之富有,非能廣而何!是以三皇用之,以克九黎;五帝用之,而去四凶;湯武用之,而以兵勝天下;成康文景用之,而科罰皆措;及其桀紂舍之而國滅,幽厲舍之而身亡,秦嬴舍之而二代夷戮,項藉舍之而五體割分,漢武舍之而天下減半,曹公舍之而吳蜀鼎立,故曰:舍其慈,且勇;舍其儉,且廣。夫言舍其慈者,謂去慈愛於人,人無死力之報,乃以一人之膽烈,欲得天下之仇讎,安可施其英勇哉!夫言舍其儉者,謂不知愛嗇,厚其剝削,奢其宮室,加其師旅財穀皆空,君孰與足?又經曰:“後其身而身先。”又雲:“欲先人,必以身後之。”是以,賢人常不敢為天下先,而終為天下先矣!故自黃帝至於文景用之之效也如彼,自桀紂至於曹公舍之之驗也如此,故曰:“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為有為章》第六十三

臣真述曰:治天下國度之人,皆似烹煮小魚也。當以溫馨不撓為本,既以溫馨為本,天然不失其道。道既不失,陰陽大和;陰陽大和,則風雨時若;風雨時若,則百靈獲安;百靈既安,則妖精之徒不能為變[心在]之事,故曰:“其鬼不神。”且明王在上,兵革不興,信順之人,六合福佑。是以,聖神協應,大德交歸焉,不亦宜乎!

《江海以是能為百穀王章》第六十六

臣真述曰:此特引江海之為諭者,蓋欲其人君謙柔卑巽之極也。夫謙柔卑巽之極,乃得天下之歡心;得天下之歡心,然後得樂推而不厭;得樂推而不厭,則天然高低無爭,夫不爭之義,與天同德,美利萬物,不言善應,周流六虛,不謀善勝,且天下之人,孰能與不爭者爭乎哉!必不然!

《治大國章》第六十

推薦小說:

網遊三國降臨,我奪舍了漢獻帝 |  春刀秋劍 |  七十年代喜當媽 |  極品萌媳 |  農家小吃貨:懷著包子去種田 |  桃子味的黑鳳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