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不言之教,無為之益[第2頁/共2頁]
無有者,道之門也。無間者,物之堅固而無間隙者也。凡以物入物,必有間隙,然後可入。惟道則出於無有,洞貫金石可入於無間隙者矣。
2.大道貴少言,貴柔貴弱,貴虛無守靜有為,但世人多欲多貪,傾慕虛榮,爭高搶先,都有表示的慾望,很少能做到寡慾淡泊、自甘荏弱、甘守孤單、少說多做的。以是世人多痛苦,多得誌。因為老是勉強為之,背道而馳。天然失利得誌多多。
[2]無有:指不見形象的事物。
人能體道而謙虛應物,則不言而信,不動而化,有為而成。
無言的教誨,有為的好處,天下人卻少有做到的。
諸葛亮從小發憤高遠,度量濟百姓之弘願。為此,他非常重視學習,要求本身德才兼備。他以為要成才先發憤。在《誡外甥書》中,他指出發憤是成才的根本,主張發憤必須高遠,隻要如許,才氣降服進步路上的各種困難,終究到達勝利的此岸。他寫道:夫誌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呆滯,使庶幾之誌,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谘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如果誌向不高遠、果斷,則會呈現相反的結果:"若誌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冷靜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賤矣!"
無有[2]入無間,吾是以知有為之無益。
天下之至柔者,偶然之心,玄之又玄也。人能馳騁至柔,此天下之至堅而不壞者。前人雲:不見頭也無手,天下壞時終不朽。
[3]希:同稀,少有。
前人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