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竹報平安(2)[第1頁/共3頁]
長和一一承諾了下來,見他微露倦意,遂扶他到一旁榻上小憩,笑道:“這是殿下宅心仁厚,既於他家門有大恩,像索書這些小事,還何必親力親為?早叮嚀臣去辦不好?”定楷淺淺一笑道:“他已遭此不幸,既是你力所能及處,何不叫他能少些愁苦便少些愁苦?”
長和恍然大悟,問道:“李柏舟的後妻也姓陸,莫非竟是……”
話既至此,長和亦不必再多問,隻是又將來意向定楷彙報導:“東朝半月之間,竟有近旬日宿在顧氏閣中。殿下當日叮囑不必棄卒,臣心中還存疑慮,竟未想到殿下一慮竟然深遠至此。”定楷微微點頭,似是並不想接管他這奉迎,笑道:“我不過也是個庸人,張陸正就戮之時,我何嘗未曾動過這份心機,畢竟她的仇家隻在張氏,而不在東朝。隻是我冇有想到,東朝於她,用情會一深如此。她這條命,算是東朝救下的罷。”見長和又想開口,擺了擺手道,“我曉得你要問甚麼,先不必叫你的阿誰兄弟出麵。便是這東西”他將手邊羽釵同那少年寫的信一同封入函套收起,道,“也自有效它的時候,卻不必在此時。後日將那人送出京去,好好安設照顧。”
賓主又說了幾句閒話,定楷便派人送少年去歇息,這纔看了看一旁站立的長和,笑問道:“你曉得這是何人?”他此事彷彿並不欲坦白本身,長和遂也不作虛辭,道:“臣猜想,這莫非就是東朝的……”略頓了頓,接著說道,“妻弟?”定楷莞爾,亦不答對錯,閉目半晌,方從文具中取出一封文書,敲了敲幾麵表示他瀏覽,又問道:“說說你怎生看。”長和細心考慮半晌,揣測言辭,方謹慎答道:“明安大人夙來謹慎,他既說可再待火線情勢,另謀籌算,殿下不若便再假他些光陰。”定楷點頭道:“你接著說。”長和道:“明安大人居此職,在世人目光看來,即非如陷泥沼,亦如臨危崖。其可行者,不過兩途,若順顧氏於本地,則陛下必不容其於當世。若順陛下於當世,則東朝必不容其於將來。明安大人乃名儒,世人皆醒,他一人豈會獨醉?這是一說。另有,臣心忖,靖寧二年之過後,想他一定未曾後怕,對顧氏一定不滿含怨懟,這又是一說。臣聽申明安大人當年居京為官時,便是個毫不等閒肯與人訂交的角色,現在甘為殿下用,實乃天以此人授殿下也。”
長和固然奉養他多年,邇來卻感覺他的脾氣更加難以捉摸,也難辨他這句話意中真偽。再看他時,他已經閉上了眼睛,神情是非常的寧靜安好。獨一粉碎了那年青麵龐上淡泊氣度的,隻要右眉上那道淺淺的傷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