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1頁/共6頁]
淩太爺笑道,“你才幾歲,能背下來已是可貴至極。你如果個兒子,有如許的靈性,舉業功名又有何難呢。”說著,話中帶了幾分可惜。
趙長卿笑,“那會兒蘇先生隻教我一個,包吃住包四時衣裳,還要一月一兩呢?現在多了姐姐mm與我一道讀書,天然要多交束休的。實在大舅母想想,蘇先生收四mm一月一兩,已是看在我家的麵子上了,比當初教我讀書時但是少要了很多銀兩。這也是母親跟蘇先生說了很多好話的原因,因大師都熟了,蘇先生方冇好多要。”
趙長卿謙善道,“隻是略通讀一遍罷了。”
趙長卿在讀書上向來勤奮,何況隻是背書,哪怕粗心釋言她也說的上來。
上輩子,她隻是偶爾來過淩家的藏書房,隻是那偶爾的一瞥,已經叫她敬慕到自大。
趙長卿滿足長樂。
趙長卿這般聰明過人,甭管是不是淩氏在家裡教的,隻看人家如許乾脆俐落的把事說的清楚明白,已是十二萬分的可貴。淩大太太笑對淩老太太道,“mm的福分是再好不過的,母親隻看卿丫頭,她一個就把大姐兒她們姐妹三個都比了下去。”
趙長卿正色道,“我現在唸的書,都是之前我爹的書了。約莫來歲我就能唸完了,我想著,現在先從外祖父這裡借一本,回產業真抄了,恰好來歲就照著抄來的書讀,就免得我母親再花銀子給我買書了。”
趙長卿考慮一二,道,“母親說了,都是一家子兄弟姐妹,大孃舅是端莊要謀個差使,既然大孃舅手裡不便宜,一家子湊湊是應有之分。母親還說,莫叫外祖父掛記,你跟外祖母都是豐年紀的人了,手裡縱使有些老根柢,還是留著養老的好。不管大孃舅還是二孃舅,一個左手一個右手,一樣是外祖父的兒子,內心並冇有輕重之分。外祖父也並不是看著大孃舅遭難,後代們孝敬父母尚且來不及,那裡能叫父母再為這些瑣事操心呢?”說完,趙長卿皺皺眉毛,裝天真道,“約莫就是這麼些了,另有甚麼,我就記不大清了。”
趙長卿隨口扯道,“因先生到時我已經唸到《孟子》了,若半途停下不念四書五經,未免可惜。先生說倒不如先略略通讀四書五經,歸正我是女孩子,無需舉業,隻當學些賢人事理也好。待四書五經通讀以後,再念女四書不遲。”
淩大太太一笑,冇甚麼心機再理睬趙長卿了,道,“我去廚下看看有甚麼好吃的冇?你先跟你外祖母說會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