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2頁/共17頁]
年為中五百。次像法後五百年名後五百。今舉最後五百。此是像法將滅衰弊之時。亦有信般若者。況前兩五百無信人耶。今謂不然。言後五百歲者。如大智論明五百歲已後也。前五百年得道者多不得者少。故名正法。次五百年得道者少不得者多。名為像法。既正法滅已次入像法名後五百歲。此中雖多不信。如五百部之例然亦有信受之人。故大品雲。是波若波羅蜜佛滅度後南邊轉至北方。是中四眾要有信持乃至扶養也。又解雲。佛滅後千年。為斷疑雲前五百是正法故聞有信。後五百是像法故聞不信。若而後五百年無信波若。故佛今答雲。後五百亦有信者。不該言無信者也。此時亦有信持乃至扶養也。有持戒修福者下。此第二明有能信之人。什師翻經但明二人。一者持戒人。二者修福人。持戒人多是削髮菩薩。修福多是在家菩薩。大智論雲。削髮菩薩以屍羅為首。在家菩薩以檀為首。是故今文但明二人。然此二人具通大小。如有所得小乘二人則不信波若。故下文雲若樂小法者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若大乘二人樂無所得乃信是法。故下文雲此經為大乘者說為最上乘者說。如果論經便有三人。論雲不空以有實菩薩三德備。第三便是聰明人也。前之二人名為聞信。若聰明人此是證信也。又言。能信之人既是勝人。故舉止行二善物情所貴。以褒歎之令得信受。持戒是止善。修福是行蓋。此二攝統統善儘。則諸惡莫作諸善推行故舉此二攝統統人也。於此章句下。第三明所信之法。即上因果法門名為章句也。能生信心下。此第四正辨於經生信。以此為實者。便是無所得實信。如有所得信雖異小乘不信。若望無所得信還成不信。故大品有信毀之品。欲明有所得信此即成毀。今此是無所得實相正信。故言以此為實。亦信波如果法之實相。故雲以此為實也。當知是人下。此第五明信之所由。以是聞經決能信者。良以殖因積久故能信受。故涅槃雲。熙連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經。今亦爾。三多久殖故能信而不謗。文有二句。前句明非值少佛。以於下。第二句明值於多佛也。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下。第六章明信得好處。凡有二益。一者外為諸佛知見。二者內得無邊功德。然信波若之利難可稱量。今舉一念之信尚獲無邊功德。始終之信故複難言。如來懸鑒信謗皆知。現在偏舉信人者。略有三義。一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