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小說 - 都市娛樂 - 金庸作品集(簡體新版) - 第59章 碧血劍(59)

第59章 碧血劍(59)[第6頁/共6頁]

蒲月十一,皇太極所率雄師攻抵錦州,四周合圍。這時守錦州的是趙率教,他和監軍寺人紀用守城,派人去與皇太極媾和,那自是緩兵之計,以待救兵。皇太極不入彀,攻城愈急。

實在,同是媾和,卻有性子上的分歧,決不能一概而論。根基關頭在於:媾和是永久性的投降?還是臨時讓步、主動籌辦而終究大肆反攻、獲得最後勝利?單是在當代史上,後者的例子就多得很。共產黨人特彆長於應用,如列寧在第一次大戰時與德國媾和,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和百姓黨訂寢兵和談,北越、南越越共與美國、西貢當局簽訂巴黎寢兵和談等都是。媾和寢兵隻是戰略,決不即是投降。戰略或對或錯,投降凡是是錯。但是明末當國的君臣都是乾才,對於敵我兩邊力量的對比、大局生長的前程都茫無所知,既無決鬥的剛勇,也無等候的韌力。當時為了對滿清及民軍用兵,賦稅大增,群眾餬口困苦之極,國庫入不敷出,左支右絀,百廢不舉,對軍隊欠糧欠餉,裁撤驛站(既粉碎了需求的交通及通訊設備,大量賦閒的驛卒更成為造反民軍的骨乾,李自成即為被裁的驛卒),如能有十年八年的停戰言和,對朝廷和群眾都是極大功德。袁崇煥奪目精確的計謀觀點,朝廷中君臣下認識的以為是“漢奸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