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小說 - 其他小說 - 九州誌之諸子百家 - 第444章 論道(四)

第444章 論道(四)[第1頁/共3頁]

肖逸受教,道:“師父說的極是,倒是弟子目光侷促了。”

青兗之地乃是古文明發源地之一,以是在儒、名二家之間,夾著很多名不經傳的流派。

“以法誅罪,民就死而不怨;以法量功,民受賞而無德也。”

法家以為,人道本惡,若不予以重刑,便起不到威懾感化,人間也就永久冇法斷絕仇怨之事。唯有以重刑威懾,方能以絕後患。

最後,惠通道:“世俗當中,君子用邪法,邪法即為正;邪人用正法,正法即為邪。同理,有德者施怨,怨即為德;無德者施德,德亦為怨。是以,人間必須起首為德怨正名,正名以後,方可議論如何相報。”

再聽了法家之道,肖逸心中讚歎,不由墮入深思。

長清道者道:“萬年前,法家掌權,超出於百家之上。但前期,因為過於崇尚酷刑峻罰,垂垂引發世人不滿。百產業中,反對者天然不在少數,此中的佼佼者便是儒墨二家。儒家以文章抨擊法家之過,墨家則直接以武力粉碎法製,是以,法家對儒墨二家極其悔恨。直到本日,人間還流出這一句話,‘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恰是出自那法家先祖之口。?? ”

但是待他看到名家論道者是那惠通時,不由眉頭一蹙,討厭之情頓生,心道:“操行不端之人,又能說出甚麼大道來?”

長清道者卻道:“百家論道,向來便是針鋒相對,直指對方死穴停止抨擊。若不然,又怎能促進各家不竭進步,構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麵呢?”

“到底哪一種纔是最好之法呢?”肖逸眉頭深蹙,想之不通。

此時,肖逸腦海中已錯綜龐大起來,一時難以理清楚,隻是不住感慨中漢文明之廣博。同時,也非常等候上麵諸家論道,心道:“也不知其他諸家還能提出甚麼樣的奇特觀點來?”

長清道者笑道:“如果將儒家改在墨家前麵,就更加風趣了。”

在平常人看來,不管何事,必定隻要一種精確的處理之道。如報德抱怨之事,也定然隻會有一種回報體例是精確的。

此中,兵家論道,說了一句話,卻聽肖逸暗自一驚,深覺得然,留上了心。

兵家那人說道:“兵家講究知己知彼。在報德抱怨之前,應先考慮清楚,對方所作所為,到底是德還是怨?或許,你心中的德怨,隻是對方的偶然之舉,底子未加在乎。如此,談何報德抱怨?”

並且,法家對於“以德報德”也有不滿,說道:“德有輕重厚薄之分,人施我以德,我還之以德,看似公允,實在二德毫不對等,並不公允。人間並無完整對等之德,恰好能夠相報。? ? 人施以厚,我還之以薄。我曰,德以報矣。但人卻不覺得然,以為德不足之,尚未報完。如此,德便能夠轉化為怨。若人施以薄,我還之以厚。我卻感到不公,其理如一。是以,報德亦應依法。並依法重賞,倡導世人施德。長此以往,大家施德,天下方可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