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

352回、一戰善謀千秋計,三規劃定兩崑崙[第4頁/共5頁]

若以透明法眼觀之,這二位不過是循環中普淺顯通的凡人,但梅振衣一眼瞥見卻有恭謹之色,很客氣的迎上前去施禮打號召,應願和徐妖王都吃了一驚。

這座祭壇建在承樞峰隨緣小築的左邊,火線不遠就是梅振衣留下的牡丹園,四周蒔植洞天斑竹,祭台上空空蕩蕩,隻要淡淡的清風拂過。

說完這些,命應行與應修退下,伶仃留下應願道:“我的親傳弟子中,傳授胡春所用心血最多,他也飛昇最早。而你的根底是最好的,宿世修至人間法絕頂,飛昇失利輪轉重修,已見證循環與天刑,無需多餘的點化。你現在修行亦至人間法絕頂,不久將可飛昇,此世成仙有望,非論你是到崑崙瑤池跟隨為師,還是自去天庭東遊穀皆可,但在此之前,為師要交代你幾件事。”

統統已交代結束,應願領命以後又問道:“師尊籌算何時去崑崙瑤池?”

這三條並不龐大,很多修行門派原有的戒律中就包含近似的內容,但既稱散行戒,同時束縛江湖散修以及行走人間的精怪共守,獲得人間修行人的分歧擁戴。但這一番大亂以來,散行戒已名存實亡,因為崑崙瑤池眾修士來往人間,相互之間的爭鬥混亂不堪,誰也冇法獨立護持。

留陵山共祭以後,眾修士告彆分開蕪州,應願、藍采和等率眾弟子於江乾相送,並送出了當年冬至正一三山會的請柬,此帖已非梅振衣所留的舊帖,換成了應願親筆寫的新帖。應願下帖很有講究,大多是發誓共護散行戒的人間各大派,至於那些不肯守散行戒而去崑崙瑤池自尋清閒的修士,便冇有再請。

其二,切勿得神通而忘法本,殘害眾生;

其一,不得矯眾顯靈自稱聖,惑亂鄉裡;

這裡是正一三山的禁地之一,後代長輩弟子不明白祖師爺為何會留下如許一座祭壇,也不知所祭是何人?隻要當弟子衝破大成真人境地,受大成戒能夠再傳授弟子時,長輩纔會將他領到這裡,報告一名名叫清風的仙童傳說,並向祭壇焚香叩拜。

又特地叮嚀應行道:“為父還要在人間立足一百九十六年,將去崑崙瑤池清修,你與櫻寧若了斷塵緣,可來知名山莊找我,也可安閒人間清閒。但你身為梅氏家主,應將諸事安排安妥,青冥鏡也應傳下。一世修行不易,惜之慎之!”

李太白為了酬謝輪轉求證時在蕪州所結的福緣,還給正一門留下了一件禮品――周天伏魔大陣的陣圖。此事極少為凡人所知,世人隻道正一門修山為塚安葬殞身修士,金喬覺親為誦經超渡,天下同道共祭。

推薦小說:

盛世紅妝傾天下 |  卦中案:九爺,算卦嗎 |  妃常難追:王爺,拒不受恩 |  玄幻:簽到滿級悟性,一劍開天門! |  牧仙記 |  金牌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