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戰庚子

第三十五章亞馬遜的蝴蝶[第1頁/共4頁]

與李超瓊同齡的候補知縣查普蔭,候補了幾年,貧病客死他鄉了;他的同親王竹更不幸,需次了20年,窮得臉無肉像,好輕易在病中得了個荊溪縣令,卻在獲得動靜的4天後死了。

玩家們上千噸鋼鐵產量投入到清末這個農業國起到了一串連鎖反應,此中當仁不讓的就是各地既得好處者。就彷彿英國機紡棉布進入印度市場導致印度紡織工人大量賦閒,1850年印度有600萬紡織工人,到1880年隻要240萬,1913年更隻要230萬。19世紀中期,英國駐印度總督本丁克也不得不承認:“棉紡織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可不幫這些玩家權勢就更難辦,“樹大必有枯枝,人多必有****”遊戲中可不缺無腦玩家,乃至無腦玩家勢為,人家看你好歹五品官壓不住一個秀才,好點的環境是今後瞧不上餘顯,那但是求之不得;壞點的環境是以為你這是瞧不起他或者是不肯幫手就是不給麵子,那就費事大了,npc乾掉一次就行,玩家要真從小仇結成人仇不依不饒就難辦了。

對於權勢龐大的玩家公會來天然不是題目:我大清賣官鬻爵從順治玩到宣統。

對於玩家會而言買個高官天然可行,叮那些人買完官以後才發明坑:清朝流行新官候補,稱之為“需次”。鄭板橋等名流都被需次過,王朝璩(qú)還寫了一本《需次燕語》的書。清末縣官李超瓊在《日記》中說,他考中進士後到姑蘇,和他一起需次的達48人之多!一名叫唐崧甫的海南籍候補縣令已經候補了20多年;另一名叫劉黎閣的福建候補縣令,候補了26年,乃至連臨時差事也冇撈到過一次!

朝晨期,科舉進士出身的“正路”官員,是不與納捐的“異途”官員一起排班站立的。但到了前期,買官的人太多了,衙門充滿了捐納官吏,倒是“客大欺主”,“正路”官員不與捐納官員擠著站的話,就冇處所站了。

中國當代的官爵買賣,能夠追溯到戰國末期。《史記・秦始皇本紀》記錄,秦王嬴政四年十月庚寅,“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尚未同一天下的秦國,為了抗蝗救災,又一次走在各國前頭,“發明”了新的財路。自此以後,曆朝曆代都有買官賣官的記錄,或公開標價“童叟無欺”,或私相授受暗箱操縱。而將買官賣官的傳統發揚到極致,構成周到標準的官職“捐納”軌製,則是在清朝。

推薦小說:

最後一個狐狸精 |  妖孽神醫在都市 |  荒野探寶:皇家秘寶 |  妙手神醫 |  胖狐狸 |  纏綿不休:邪魅神探的殺手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