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53集《妙法蓮華經》[第2頁/共15頁]
我們看下一段。前麵是一個略說,三不求;這以下申明,廣明,為甚麼我三不求。看經文。
我們看庚二的“自陳領解”,本身論述對一佛乘思惟的領解。這個處所分兩科。
庚2、自陳領解 辛1、正陳得解;辛2、歎佛深恩
第一個,“從佛所聞未曾有法”。為甚麼歡樂呢?第一件事情,他聽到了〈比方品〉內裡所說的“會三歸一”的思惟,這個是佛陀疇昔在阿含、方等、般若所冇有說到的。因為《阿含經》講我空,方等、般若側重在法空,對於空性跟妙有之間如何對接,冇有明說。
不過這個處所我們要申明一下,菩提心跟慈悲心實在不太一樣。在大乘典範也講到說,實在阿羅漢是有慈悲心,他隻是冇有菩提心。比方說佛活著的時候,那些阿羅漢們,佛陀要他到那裡去弘法,叫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你們各領五百個弟子到哪一個處所去鼓吹教養,他們都是去的。《阿含經》內裡,你碰到阿羅漢,你向他乞助,他會為你說法。
壬1、長行 分二:癸1、法中略說;癸2、喻中廣明
以是遵循《法華經》的思惟,就是先如何樣呢?心外冇法,先把心帶回家,觀照這統統法都是如夢如幻的,隻要我一念心是實在的。先從人緣內裡迴歸到一念心性,然後再措置,然後再用空假中三觀,外修人緣,內觀真如再外修。當你在外修的時候就是解,就是觀照了。以是它是先安住清淨心,再建議菩提願。它是兩個次第,先信再解。
第三個,合掌恭敬,“瞻仰尊顏”。就是向於佛道。發菩提心,向於佛道。
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甚歡樂,得未曾有;。不謂於今,俄然得聞罕見之法,深自光榮,獲大善利,無量珍寶,不求得意。
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講到二乘的法執,為甚麼他對大乘菩薩不生好樂?他說二乘人修四諦法,他產生阿誰出離心的力量,彷彿湍急的水流流向大海一樣。你看阿誰水,阿誰河道,快速的水流往大海衝的時候,你往上麵丟東西,它隻能夠快速地流到大海,它已經不成能回到陸地了。那種出離心已經堅毅到這類程度。以是阿羅漢“觀三界如監獄,視存亡如朋友”,你說叫他從空出假,來到眾生修六度,他是不生好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