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是非(1)[第3頁/共4頁]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因而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天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也。何謂也?”子曰:“不然。開罪於天,無所禱也。”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反叛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張學乾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他,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他,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此中矣。
子曰:君子不器。
本文獨。家頒發於晉(晉)江(江)文學城,感謝支撐正版,麼麼噠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父在,觀其誌。父冇,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分歧科,古之道也。”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謂:“孰謂鄒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鬆,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顫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何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