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

第7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第1頁/共4頁]

(316)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倒黴,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當,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297)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不時自冒者,死。

桔梗湯方:

(300)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複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麻黃附子甘草湯方:

(322)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310)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豬膚湯主之。方九。

(315)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324)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複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成下也,當吐之;若隔上有寒飲,乾嘔者,不成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

麻黃二兩,去節甘草二兩,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302)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證,故微發汗也。

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白朮二兩生薑切,三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二味,內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極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劑。

豬苓湯方: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麵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蔘二兩。病皆與方呼應者,乃服之。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在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289)少陰病,惡寒而?,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318)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倒黴、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內阿膠烊儘。溫服七合,日三服。

(312)少陰病,咽誹謗、生瘡、不能說話、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真武湯方:

豬膚湯方:

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棗核雞子一枚,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

推薦小說:

萬僵之祖 |  蜜桃味兒小貴妃 |  都市絕品少帥 |  總裁老公有貓膩 |  超級大中華 |  冷豔總裁的貼身兵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