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

第6章 河水三(1)[第4頁/共5頁]

河側有兩山相對,水出其間,即上河峽也。世謂之為青山峽。河水曆峽北注,枝分東出。河水又北,逕富平縣故城西,秦置北地郡,治縣城。王莽名郡為威戎,縣曰持武。建武中,曹鳳,字仲理,為北地太守。政化尤異,黃龍應於九裡穀高岡亭,角長三丈,大十圍,梢至十餘丈。天子嘉之,賜帛百匹,加秩中二千石。

河水自臨河縣東逕陽山南。《史記音義》曰:陽山在河北,指此山也。東流逕石跡阜西,是阜,破石之文,悉有鹿馬之跡,故納斯稱焉。南屈,逕河目縣故城西,在北假中,地名也。自高闕以東,夾山帶河,陽山以往,皆北假也。《史記》曰:秦使蒙恬將十萬人,北擊胡,度河取高闕,據陽山北假中。是也。北河又南,合南河,南河上承西河,東逕臨戎縣故城北,又東逕臨河縣南。又東逕廣牧縣故城北,中部都尉治,王莽之鹽官也。逕流二百許裡,東會於河。河水又東,逕馬陰山西。《史記音義》曰:陽山在河北,陰山在河南,謂是山也,而即實不在河南。《史記音義》曰:五原安陽縣北有馬陰山,今縣在河北,言陰山在河南,又傳疑之非也。餘按南河、北河及安陽縣以南,悉沙阜耳,無佗異山。故《廣誌》曰:朔方郡北移沙七所,而無山以擬之,是《音義》之僻也。陰山在河東南則可矣。河水又東南,逕朔方縣故城東北,《詩》所謂城彼朔方也。漢元朔二年大將軍衛青取河南地為朔方郡,使校尉蘇修建朔方城,即此城也。王莽覺得武符者也。

東逕高闕南,《史記》:趙武靈王既襲胡服,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山下有長城。

又北過朔方臨戎縣西。

顧瞻擺佈,山椒之上,有垣若頹基焉,沿溪亙嶺,東西無極,疑趙武靈王之所築也。荒乾水又西南,逕雲中城北,白道中溪水注之,水發源武川北塞中。其水南流,逕武川鎮城,城以景明中築,以禦北狄矣。其水西南流,曆穀,逕魏帝行宮東,世謂之阿計頭殿,宮城在白道嶺北阜上。其城圓角而不方,四門列觀,城內惟台殿罷了。其水又西南,曆中溪,出山,西南流,於雲中城北,南注芒乾水。

又北過北地富平縣西。

服從縣北東流。

又東過臨沃縣南,王莽之振武也。河水又東,枝津出焉。河水又東流。石門水南注

推薦小說:

希泊尼戰紀 |  偽鈔者之末路 |  我要做渣男 |  農女逆天之家有醋夫 |  T與K的邪靈故事 |  天神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