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小說 - 曆史軍事 - 行者玄奘 - 第三章 這地方叫什麼?

第三章 這地方叫什麼?[第1頁/共6頁]

路上,玄奘邊走邊同這個膚色烏黑的領導談天:“這五天竺是一座半島嗎?貧僧本來還覺得這裡隻要五個國度,以是才叫‘五天’,現在看來,這裡的國度數量比我設想得要多很多。”

“辛度……”玄奘喃喃自語,這個詞的原義是“河道”,讓他想起了“印特迦”這一說法,以及這一起之上聽到的五花八門的稱呼,比如,波斯販子稱這裡為Hindu,羅馬人叫Indu,而龜茲人則乾脆叫Indak,也就是統葉護所說的“印特伽國”。再加上之前在海內所看文卷中呈現的“天竺”、“身毒”、“賢豆”、“乾篤”、“忻都”、“盈丟”、“欣都思”等稱呼,與這些發音多多極少都有些相像,看來是因為方言的分歧而導致的差彆。

在都城內,玄奘就曾見到一大片石頭基址,固然隻餘底座,他還是一眼就看出,那是一座大佛塔的故基。

聽了這話,玄奘不由讚歎道:“布發掩泥的故事,玄奘早已傳聞,能親身來到這勝蹟瞻仰,實在是可貴的機遇,玄奘必然會去的!”

同濫波國一樣,那揭羅曷國也冇有最高君主,不過都城當中有一名城主。

這時,領導奉告他:“從這裡持續往東南邊向走,過一個沙嶺,便是酰羅城了。那但是一座很馳名的都會,我們這裡的人,又稱它為佛頂骨城。”

可惜鹿皮衣太小,不敷以覆擋住全數的汙泥。因而,年青的菩薩便弄散了本身的頭髮,側臥在衣服中間,長長的黑髮均勻地在大地上放開,粉飾住了門路上的泥濘。

過了開泊爾山口,度過嶺濟河,便來到群山環抱的那揭羅喝國。

但不管如何說,一由旬都是很長的間隔,八萬四千由旬要比從長安到這裡還要長很多,這還不算遠嗎?

“那麼,何時才氣走到那邊呢?”玄奘決定換一種問法。

他思來想去,不明以是,隻能把這瞭解為本地人的一種特彆民風了。轉念一想,若能切身去瞻拜一下,不就甚麼都明白了嗎?

聽了這話,玄奘不由得一怔,他初來乍到,還不太明白印度人的計數體例,就拿這“由旬”來講吧,他隻曉得這是本地人計算裡程的單位,一由旬究竟有多長?他到現在也不是太肯定。記得小時候讀過《注維摩經》,內裡有提到“由旬”這個觀點:“僧肇曰:由旬,天竺裡數名也。上由旬六十裡,中由旬五十裡,下由旬四十裡也。”竟然分上、中、下由旬,不同相稱可觀;

“法師說得也冇錯,”領導道,“不過,淺顯人到那邊去,也不滿是為了膜拜佛骨,而是為了取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