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第3章 不苟[第2頁/共3頁]

人之所惡者,吾亦惡之。夫繁華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將以盜名於晻世者也,險莫大焉。故曰:盜名不如盜貨。田仲史不如盜也。

君子絜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類焉者應矣。故馬鳴而馬應之,牛鳴而牛應之,非知也,其埶然也。故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人之情也。其誰能以己之潐潐,受人之掝掝者哉!

公生明,偏生闇,端愨生通,詐偽生塞,誠信生神,誇出世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以是分也。

君子位尊而誌恭,心小而道大;所聽視者近,而所聞見者遠。是何邪?則操術然也。故千人萬人之情,一人之情也。六合始者,本日是也。百王之道,後王是也。君子審後王之道,而論百王之前,若端拜而議。推禮義之統,分是非之分,總天下之要,治海內之眾,若使一人。故操彌約,而事彌大。五寸之矩,儘天下之方也。故君子不下室堂,而海內之情舉積此者,則操術然也。

君子易知而難狎,易懼而難脅,畏患而不避義死,欲利而不為所非,交親而不比,言辯而不辭,蕩蕩乎其有以殊於世也。

君子小人之反也:君子大心則敬天而道,謹慎則畏義而節;知則明通而類,愚則端愨而法;見由則恭而止,見閉則敬而齊;喜則和而理,憂則靜而理;公例文而明,窮則約而詳。小人則不然:大心則慢而暴,謹慎則淫而傾;知則攫盜而漸,愚則毒賊而亂;見由則兌而倨,見閉則怨而險;喜則輕而翾,憂則挫而懾;公例驕而偏,窮則棄而儑。傳曰:“君子兩進,小人兩廢。”此之謂也。

君子養心莫長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惟仁之為守,惟義之為行。誠懇守仁則形,形則神,神則能化矣。誠懇行義則理,理則明,明則能變矣。竄改代興,謂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乃至其誠者也。君子至德,嘿但是喻,未施而親,不怒而威:夫此順命,以慎其獨者也。善之為道者,不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不形則雖作於心,見於色,出於言,民猶若未從也;雖從必疑。六合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報酬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類至。操之則得之,舍之則失之。操而得之則輕,輕則獨行,獨行而不捨,則濟矣。濟而材儘,長遷而不反其初,則化矣。

推薦小說:

輪迴遊戲空間 |  我在三界賣手機 |  九陽邪君 |  小職員的逆襲 |  歡寵99次:顧少,難招架 |  醫手遮天:極品醜妃傲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