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第3章 不苟[第1頁/共3頁]

公生明,偏生闇,端愨生通,詐偽生塞,誠信生神,誇出世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以是分也。

君子寬而不僈,廉而不劌,辯而不爭,察而不激,直立而不堪,固執而不暴,柔從而不流,恭敬謹慎而容。夫是之謂至文。詩曰:“溫溫恭人,惟德之基。”此之謂也。

君子行不貴苟難,說不貴苟察,名不貴苟傳,唯其當之為貴。故懷負石而投河,是行之難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但是君子不貴者,非禮義當中也。“山淵平”,“六合比”,“齊秦襲”,“入乎耳,出乎口”,“鉤有須”,“卵有毛”,是說之難持者也,而惠施鄧析能之。但是君子不貴者,非禮義當中也。盜蹠貪凶,名聲若日月,與舜禹俱傳而不息;但是君子不貴者,非禮義當中也。故曰:君子行不貴苟難,說不貴苟察,名不貴苟傳,唯其當之為貴。詩曰:“物其有矣,惟當時矣。”此之謂也。

君子位尊而誌恭,心小而道大;所聽視者近,而所聞見者遠。是何邪?則操術然也。故千人萬人之情,一人之情也。六合始者,本日是也。百王之道,後王是也。君子審後王之道,而論百王之前,若端拜而議。推禮義之統,分是非之分,總天下之要,治海內之眾,若使一人。故操彌約,而事彌大。五寸之矩,儘天下之方也。故君子不下室堂,而海內之情舉積此者,則操術然也。

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阿諛也;公理直指,舉人之過,非毀疵也;言己之光美,擬於舜禹,參於六合,非浮誇也;與時屈伸,柔從若蒲葦,非懾怯也;剛烈猛毅,靡所不信,非驕暴也;以義變應,知當曲直故也。詩曰:“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此言君子以義屈信變應故也。

君子養心莫長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惟仁之為守,惟義之為行。誠懇守仁則形,形則神,神則能化矣。誠懇行義則理,理則明,明則能變矣。竄改代興,謂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乃至其誠者也。君子至德,嘿但是喻,未施而親,不怒而威:夫此順命,以慎其獨者也。善之為道者,不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不形則雖作於心,見於色,出於言,民猶若未從也;雖從必疑。六合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報酬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類至。操之則得之,舍之則失之。操而得之則輕,輕則獨行,獨行而不捨,則濟矣。濟而材儘,長遷而不反其初,則化矣。

推薦小說:

重生之外星人附身 |  看劍氣的往裡走 |  逆天嬌妻:邪王誘寵小狂妃 |  我有一個原始地球 |  科幻修仙傳 |  變成女神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