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第6章 非十二子[第1頁/共3頁]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但是猶材劇誌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案飾其辭,而隻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傳之,覺得仲尼子弓為茲厚於後代:是則子思孟軻之罪也。

古之所謂仕士者,厚敦者也,合群者也,樂繁華者也,樂分施者也,遠罪惡者也,務事理者也,羞獨富者也。今之所謂仕士者,汙漫者也,賊亂者也,恣孳者也,貪利者也;觸抵者也,無禮義而唯權埶之嗜者也。

兼服天下之心:高上高貴,不以驕人;聰明聖知,不以貧民;齊給速通,不爭先人;剛毅英勇,不以傷人;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遇君則修臣下之義,遇鄉則苗條幼之義,遇長則修後輩之義,遇友則修禮節推讓之義,遇賤而少者,則修告導寬大之義。無不愛也,無不敬也,無與人爭也,恢然如六合之苞萬物。如是,則賢者貴之,不肖者親之;如是,而不平者,則可謂訞怪奸刁之人矣,雖則後輩當中,刑及之而宜。詩雲:“匪上帝不時,殷不消舊;雖無老成人,另有典刑;曾是莫聽,大命以傾。”此之謂也。

今夫仁人也,將何務哉?上則法舜禹之製,下則法仲尼子弓之義,以務息十二子之說。如是則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畢,聖王之跡著矣。

士君子之所能不能為:君子能為寶貴,而不能令人必貴己;能為可托,而不能令人必信己;能為可用,而不能令人必用己。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汙;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誠君子。詩雲:“溫溫恭人,維德之基。”此之謂也。

古之所謂處士者,德盛者也,能靜者也,修改者也,知命者也,箸是者也。今之所謂處士者,無能而雲能者也,無知而雲知者也,利心無足,而佯無慾者也,行偽險穢,而強高言謹愨者也,以不俗為俗,離縱而跂訾者也。

忍情性,綦溪利跂,苟以分異報酬高,不敷以合大眾,明大分,但是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陳仲史也。

非十二子篇第六——

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貴賢、仁也,賤不肖、亦仁也。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故知默猶知言也。故多言而類,賢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言冇法,而流湎然,雖辯,小人也。故勞力而不當民務,謂之奸事,勞知而不律先王,謂之奸心;辯論譬諭,齊給便當,而不順禮義,謂之奸說。此三奸者,聖王之所禁也。知而險,賊而神,為詐而巧,言無用而辯,辯不惠而察,治之大殃也。行辟而堅,飾非而好,玩奸而澤,言辯而逆,古之大禁也。知而冇法,勇而無憚,察辯而操僻,淫大而用之,好奸而與眾,利足而迷,負石而墜,是天下之所棄也。

推薦小說:

共妻 |  三國之極品紈絝 |  筆下乾坤 |  界王重生之一手遮天 |  攝政侯爺的寵妻 |  我的旺旺女友 |